第210章 襄阳城擂鼓聚将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从朝廷的角度看是一番模样,可若是从乐进的角度来看,事情又是另一番的味道。
虽说近些年乐进没了功绩,但至少还有苦劳吧!
不说别的,八百破十万,乐进也是出兵协助了的。
更别说,乐进之前的功劳,那也是实打实的啊!
若只是因后续的功劳不足,就要大大地落在了张辽、徐晃等同僚之后,你叫有着原始股加持的乐进如何能够甘心呢?
更重要的是,乐进很清楚,这次王上的登基称帝,对于已经没有自己部曲的他而言,或许已经是最后的晋升机会了。
因此,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族,乐进说什么也不能错过了这次的机会。
为此,乐进也是恨不能直接就跑回邺城。
好在,残存的理智还是拉住了乐进。毕竟,眼前的汉军可不是吃素的。
不过,乐进人虽然回不了邺城,但乐进还是果断地发动起了自己所有的人脉,一颗心几乎全都铺在了登基之事上了。
旁的不说,光是表忠心和劝进的奏章,乐进就写了不下七八道,足见其用心程度。
只是,一个人的精力到底是有限的。
乐进将自己的精力全都花在了邺城之上,自然花在周遭汉军的行动上的精力就少了。
不用说,这也是汉军得以悄然完成兵力的秘密转进的重要原因。
就在汉军的兵力逐渐集结完毕之际,邺城之中的代汉事宜也终于走到了最后的进程。
高高的禅让台上,曹丕一袭团龙的典服静静地站在祭祀天地的大鼎面前。
书写着禅让文稿的帛书,已经被投入了大鼎之中,旋即化作了袅袅青烟直冲云霄。
呜咽的号角声随即响起,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随即将整个邺城淹没,高台之上,十二串冕旒之后,曹丕眼神微闭,贪婪地享受着这一刻无上的荣光。
没有人看见,那已经被除去了天子服饰的汉帝,哦,不,是山阳公,是怎样颓废地走下的那高台。
而随着山阳公的身影终于消失在了高台,大汉第二赛季,也终于宣告结束。
感受过了臣民们的三拜九叩之后,曹丕终于也是缓缓睁开了眼睛,大手一挥间,宦者令也是端着一堆的诏书出现在了众臣的面前。
“诏曰......”
随着宦者令尖锐的声音响起,众臣当然知道,是该收获的时候了。
当即,偌大的广场便是变得鸦雀无声了起来。
所有的大臣都竖起了耳朵,生怕漏听了自己的姓名和职务。
也就在魏国朝堂上下沉浸在代汉之后论功行赏的喜悦之中时,邺城之中,却是忽然有着十数只白鸽悄然起飞,与此同时,四面的城门也是忽然间忙碌了起来。
是的,这些信鸽和忙着出城之人,正是来自汉、吴的细作。
显然细作们也十分清楚:这事儿实在是太大了,甚至大到会彻底改变三国局面的地步。
因此,为了保险起见,两家的细作,也是将压箱底的手段都使了出来。
目的就一个:尽一切可能,快速将曹丕篡汉而代的消息传回给自家的主公。
对此,曹魏倒是并未有任何的阻拦。
一来吧,面对两国细作层出不穷的手段,曹魏想要拦也拦不住,反而会搅合得邺城鸡飞狗跳。而刚刚代汉自立的曹魏,最需要的就是平稳。如此搅合显然不符合曹魏的利益。
二来,即便是拦,也不过是让消息迟到一两天而已,百姓自会将自己代汉的消息广而告之。因此为了区区一两日的时间,花费大量气力拦截两国的细作,对于魏国而言,并无太多必要。
就这样,曹魏篡汉的消息很快便插上了翅膀,向着西川、荆州(去的江陵,不是襄阳,因为襄阳
才打下来,来不及训练信鸽)以及扬州方向飞腾而去。
不过短短几日的时间,这消息便是迅速的传播开来。
得到消息的曹魏百姓,虽也有愤怒的,但更多的却已经是麻木了。
甚至,不少人都有些诧异:这不一直是魏国吗?怎么还代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