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兵至新野遇投降

 说着,乐进也是稍稍提高了音量,道:“今吾皇御极,守住樊城,便是为吾皇登基最好之贺礼。” 

 众将闻听此言,眼中也是纷纷露出了一抹精光,当即便是再度齐声地答应道:“是,必为大魏效死也!” 

 微微点了点头,乐进略作沉吟后,也是接着说道:“虽然汉军此计已为我军识破,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通知宛城方向,勿要让汉军钻了空子。” 

 “将军,是否让周遭城池守军向宛城集中?毕竟宛城之中只有区区五千卒。”随即一名将领 

 言罢,乐进也是对着传令兵下令道:“传令宛城并沿途各城,即刻起严闭城门,谨防汉军突袭。” 

 “是。”一众魏军将领们也是纷纷答应道。 

 随着乐进的命令下达,樊城之中,又是十数骑快速往南阳而去。 

 应该说,乐进集中兵力固守宛城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兵力缺乏的情况下的必由之路。 

 只是,打死乐进也想不到,正是他的这道命令,却是在无形中帮了付燚一把。 

 很显然,一旦宛城之中的魏军得到这道命令,宛城方向对其他城池汇聚而来的兵马的警惕性将会降到最低。 

 换言之,付燚所派出的突击小队,极有可能因为乐进的这道命令而轻易地取得宛城的信任,进而占据城门。 

 这当然是付燚的运气,但在这看似偶然的幸运之中,却是藏在了荆州魏军兵力不足的必然之中。 

 而导致荆州兵力严重不足的罪魁祸首,却还是曹丕。 

 为了顺利接班,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为了登基篡汉,从荆州前线抽调回的兵马就一直没有重新归来。 

 或许,这才是造成付燚的汉军有如此幸运的最根本原因。 

 寂静的夜很快在汉军的奔波与魏军的等待中过去。 

 而等太阳重新照耀在荆襄大地之上,看着汉军在自己东北方向安营扎寨,乐进这才意识到,事情似乎并不是如他所想的那般进行: 

 汉军并没有想要钓他出城的意思,至少,汉军并没有埋伏下更多的兵马。 

 甚至,用来堵住自己的汉军兵马,只有区区一万多人而已。 

 至于剩下的四五万大军,想也知道,他们如今在什么地方。 

 想及此处,豆大的汗珠也是不由自主地从乐进额头上冒了出来,不过与此同时,乐进的心底又还有一丝丝的庆幸。 

 惊讶和恐惧是当然的情绪,对于汉军目标的误判,也就意味着宛城即将面对四五万汉军的围攻。 

 能不能坚持住,能坚持多久,说实话,就连乐进自己也不知道。 

 令乐进稍稍庆幸的是,为了以防万一,自己及时下达了收缩兵力的命令,也算是给援军的到来,争取了一些时间吧。 

 什么,出城回援宛城? 

 且不说现在的汉军已经在前往宛城的路上,一旦乐进所部回返,势必一头撞上这股汉军主力的问题。 

 单单就是眼前仅仅万余人的汉军军阵营便已经压得乐进根本不敢妄动了。 

 无他,只因那汉军军营之中,高高飘扬着的乃是“关”字的大旗。 

 虽然经过数批斥候的探查,乐进已经十二分地确定那军营之中只有万余汉军。 

 可就是这一个“关”字便令乐进根本不敢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没办法,曾经的乐进也觉得自己有更多的兵力,就能有战场的优势。 

 直到被关将军从江陵赶到了襄樊,直到自己身边的精锐一个个消失在战场,直到自己坐困愁城,乐进才知道,这世上是真的有那么一种人,是真的可以超越兵力多寡的。 

 说实话,以两万五千大军面对关羽所率的一万大军,守住樊城,乐进还是有些把握的,可要出兵与关羽所部拼杀一场,乐进是着实不认为优势
 

在自己。 

 虽然乐进也很担心宛城的情况,但对于此刻的乐进而言,能将关羽和他的精锐留在樊城,就已经是他所能为宛城和全局做出的最多的贡献了。 

 至于宛城,也只能等待来自邺城的援军了。 

 也就在乐进所部两万多人被关将军区区一万多人堵在了江陵城内之际,付燚所部也是快速向宛城进行着穿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