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独战众将阻援荆
“南阳陷落,汉军向北,不出三五日便可抵我许都,虽则汉都不再,但许都重镇,岂能轻失。”
“然也,南阳陷落,汉军更可挥师向东北,而至颍川郡。司马督军,莫不是连老家都不要了?”
......
面对司马懿的这番站在所有人对立面上的提议,众将也是极尽嘲讽之能事,甚至连不要老家之类的话语都说了出来。
这简直是在骂司马懿“数典忘祖”了!
要知道,这在三国时代,已经算是很脏的控诉了。
而面对着滚滚而来的脏水,司马懿却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任由众人嘲讽和奚落,丝毫没有想要反驳、反抗的意思。
不得不说,司马懿的抗压能力与心胸是真的宽广啊!
也正是这“数典忘祖”的控诉,却是提醒了坐在主位之上的曹丕。
深知司马懿的曹丕当然不会相信他会是一个数典忘祖的小人,而曹丕也绝对相信,司马懿有足够的智力能够知道,南阳一旦丢失,会对他的家乡颍川产生怎样的影响。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
是什么原因,会让曹丕不顾自己的家乡的危险,而阻止自己派兵援助荆州呢?
答案只有一个:司马懿看到了更大的危险。
想到此处,曹丕也是轻咳了一声,将众将的嘲讽打断。
“仲达?”颇为认真地看向司马懿,曹丕随即也是问道:“卿言不可出兵南下,可有缘由?”
闻言,司马懿的心中也是稍感暖意。
其他人的想法与态度,他都可以不在意,唯独曹丕的想法,他不能不在意。
除了因为曹丕是他要辅佐的主公外,更因为他们已经走过了那么多年、那么多艰难的路途。在司马懿的心中,他们彼此之间应该有足够的默契与信任才对。
好在,曹丕终究没有让司马懿失望。
即便再多的反对与质疑,曹丕还是站在了司马懿这边。
虽然只是给司马懿一个解释的机会,但在这群情汹汹的情况下,司马懿心里明白,曹丕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陛下容禀。”司马懿当即也是点点头,接着说道:“微臣以为,是否派兵南援,除了当前之形势,还需针对汉军之目的。而此番汉军荆州军团突然北犯,实在有太多疑点,不得不察。”
略略顿了顿,见无人反驳,司马懿随即也是接着说道:“根据之前的情报,蜀汉刘备亦在准备登基事宜,而如今益州无丝毫动静,反倒是汉军荆州军团突兀而来,依微臣所见,只有两种可能。”
诚如司马懿所言,这次荆州军团的出现,实在太过突然,也太过蹊跷。尤其是荆州方面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益州方面却是什么消息都没有,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众将之所以没有纠结于这个问题,一来是荆州之事着实太过紧张,二来也是此事太过复杂,却非一时之间可以理清楚的。
而司马懿居然说自己已经猜到了其中的可能,这当然是立即便引起了曹丕的高度重视。
随即,曹丕也是接着问道:“哦?哪两种可能。”
不仅仅是曹丕,其余魏国诸将也是齐刷刷地看向了司马懿,眼神之中更是少了几分质疑,多了几许的凝重。
“其一,此乃荆州军团擅作主张。”迎着众人的目光,司马懿依旧淡定地开口,道:“荆州关羽,虽有名将之姿,却心高气傲。未经请示而北伐,亦不是不可能,去岁襄樊之战便是明证。”
“只是。”不待其他人质疑,司马懿便是接着说道:“此番却与去岁不同,去岁至北犯,乃乘我军疲乏,无力援救之机,且胜败,皆与益州无太多关碍,如此,关羽方才发动此战。
如今,却有不同。益州谋划登基,关羽不可能不知之,而作为刘备义弟,关羽也绝无阻挠刘备登基之可能。
故此,荆州军北犯,只有一种可能。”
话音落下,司马懿却是故意停了一停。
一来是让众将消化自己所言,二来也是让自己得以看清众将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