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独战众将阻援荆(第3页)

 只可惜,很多时候,聪明人的建议往往并不被所有人接受。 

 当日,司马懿也不是完全的料事如神。 

 就如对荆州军团粮秣库存的把握,司马懿的想法与实际就存在着巨大的偏差。 

 无他,只因去岁吴军大败,除了给汉军送上了大量的俘虏之外,还送上了大量的粮秣,甚至在谈判的过程中,吴军也更用粮秣换回了不少的将领。 

 因此,荆州军团此刻拥有的粮秣要比司马懿想象中的还多得多。 

 这也是关将军和付燚敢于发动宛城之战的底气所在。 

 这当然也怪不得司马懿,毕竟谁能想得到吴军会这么的败家,逃跑前连烧掉粮草这点小事都不会。 

 但,无论如何,误判就是误判。也正是这一小小的误判,却是成了后来压垮司马懿的最后一根稻草所在。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会儿,随着司马懿的层层剥茧,倒是也说服了不少的将领们。 

 只是,更多的魏军将领们却对此还是存着怀疑的态度。 

 就比如曹家二代千里驹——曹休。 

 随着窃窃私语之声渐弱,眼见着众将有被司马懿说服的迹象,身为曹家二代之中,唯二有资格参加此番会议之人,曹休当即也是站了出来,道:“此乃臆测耳。” 

 言罢,曹休也是向着曹丕微微抱拳躬身,见曹丕点头,曹休这才接着说道:“按照司马督军之意,汉军以荆州军调我主力南下,乃为益州军团创造战机。然,此战机亦不过是攻我不备而已。今荆州军团攻南阳,岂非已是攻我之不备乎? 

 敢问司马督军,汉军何以弃之东面之不备,而图西面之不备? 

 是西面雍凉之地更胜于南阳、颍川之地,还是雍州五万精锐尚不足荆州三万军之威慑?又或是蜀汉军中,尚有将军能敌关羽之强乎?” 

 这一连的三问,曹休也是问出了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很明显,能看出司马懿论述中的瑕疵之人,本就不多,而能够将其表述出来,并加以反问之人,那就更少了。 

 仅这一句,便知曹休根本不是演义中所表现出的那般不堪。 

 事实上,历史上的曹休也绝不是演义中的那般愚蠢和粗俗。 

 当然了,那与东吴的石亭一战的失败,的确是曹休抹不去的污点。但与其说石亭之败是败在了曹休的愚蠢,倒不如说是败在了曹休的自大。 

 明明已经知道了周鲂是诈降,还一头扎进东吴的口袋阵,只能说曹休太自大了。 

 不过,这也怪不得曹休,毕竟自从张辽在逍遥津八百破十万之后,整个魏军也就没有把吴军当成个对手来看待。 

 有此一败,也是魏军迟早的事情,只不过曹休比较倒霉罢了。 

 而除了此战之外,曹休不管是还是,其表现那都是可圈可点的,否则,他也不会被曹丕、曹叡两代魏国天子都如此重用。 

 面对曹休的再度质疑,司马懿也是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其中有大不同也。以荆州为目标,其所能争取时间,不过消息传递与大军开拔之时间;而若以雍凉为目标,则我军大军若出,则至少可多为其主力争取十数日的时间。” 

 “十数日时间的确足以改变战局。”曹休随即也是再度反驳道:“可是将军别忘了,长安城中,尚有五万多大军。比之荆州全境还要多出一万五千余人,这一万五千多兵马,尚不足这十余日的时间吗?” 

 随着曹休的再度反驳,司马懿一时间还真不好说些什么。 

 说这一万五千兵马的确不如十余日的时间有用? 

 那岂不是在说自家大军无用,那可是要将连带着坐镇长安的曹仁在内的雍州军团给全都得罪得死死的? 

 司马懿再愣、再直也不会愣到这个地步啊! 

 更别说司马懿从来都是老狐狸,今次能站出来,已经算是很给曹丕这个新皇面子了。 

 可要说这一万五千兵马强于十余日的时间,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吗。 

 就在司马懿陷入两难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