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司马懿再入朝议

 与此同时,最新的汉军部署以及自己兵入褒斜道的军情,也被曹仁安排亲兵快马送往了邺城。 

 旁人三日一报尚且频次略高,曹仁这边,几乎是三日三报,而且一次比一次急切。 

 尤其因为第一次的军报并不十分紧急,而后两次的军报又相隔不过半日,因此,这三封军报进入邺城抵达曹丕的手中,几乎全在一日的时间里。 

 这边曹丕才刚刚接到汉军袭上陇右的军报,还未能做出研判呢,那边曹仁的下一封关于褒斜道的军报便又呈上来了。 

 心知事情不对劲的曹丕,当即也是下旨令几名文武重臣入宫商议。 

 而这边文武重臣们还没能入宫呢,第三封的急报也是递上了曹丕的案头。 

 对面这一日的三惊,曹丕自然明白,事情是真的大条了。 

 很快,在曹丕的思索中,一众的魏国大臣们也是纷纷告进。 

 只看曹丕阴郁的脸色,一众大臣们便是知道,此番星夜被唤来议事,恐怕并非是什么好事发生啊! 

 可惜,抬头看了一眼众臣,见关键之人尚未到场,曹丕却是再度低下头沉思了起来。 

 而见状的魏臣们也是纷纷猜测、议论了起来: 

 “难道是荆州方面,曹休的大军出了问题?” 

 “不应该啊!” 

 ......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曹丕虽是几次抬头,却又很快低下。显然,他要等的人还没有到。 

 眼见着相熟的大臣都已经到齐,坐在上首位置的夏侯惇也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毕竟,夏侯惇此时也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头了,早已经过了能熬夜的年纪。加上身上的伤势,可以说,熬夜坐在此处,就是在消耗着自己有限的生命。 

 不过,出于对曹丕的尊重,夏侯惇也是微微闭上了眼睛,并未发出任何的质疑。 

 连位高权重的夏侯大将军都未曾出言,其余人等明知曹丕神色有异,自然也不会在此时去触曹丕霉头,索性,众人也是耐心地等待了起来。 

 当然,自觉不自觉的,众人也是将目光投向了殿门的方向。 

 无他,众人也好奇,这个被曹丕所惦念,为众臣所等待着的人究竟是谁。 

 随着一阵从容的脚步声响起,众人也是纷纷打起了精神,连带着曹丕,也是带着期盼的表情,看向了殿门口。 

 很快,一张熟悉的面孔便是出现在殿门战前。 

 只是这张面孔的出现,却是让一众的魏国大臣们大跌眼镜。 

 “怎么是他!”一众大臣们也是纷纷在自己的内心中急呼道。 

 可还不待众臣有任何反应了,同样看向殿门口的曹丕便是直接开口道:“快,仲达速来。” 

 是的,来人正是刚刚才从城外别院归来的司马懿,司马仲达。 

 而曹丕这边话音未落,便是向着左侧空着的位置指了一指。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夏侯将军对面空着的首位,竟然是专门留给司马懿的。 

 当时,一众大臣们就不干了。 

 别说此时的司马懿乃是戴罪之身,就算是无罪之前的司马懿,也没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啊! 

 而刚刚进入殿内还没摸清楚状况的司马懿,听到曹丕亲切的呼唤,又看了看那距离曹丕只咫尺之遥的位置,顿时便是心神冷汗。 

 司马懿当然不是怕什么人言可畏,更不是怕被这群文臣武将们吃了,而是司马懿知道,之所以陛下会给自己如此殊荣,只有一种可能。 

 自己所预料的、最不想发生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汉军一定是在雍凉之地现身了,而且看曹丕如此紧急地召集文武大臣,汉军的规模恐怕还不小。 

 因为只有这样,他的陛下才会迫切地需要自己这个唯一看破蜀汉布局的人,为他提供破局之法;也只有需要自己提供破局之法,陛下才会给到自己如此破格的殊荣。 

 很显然,这份殊荣,既算是对司马懿蒙受不白之冤的补偿,也算是对司马懿提前发现问题的奖赏,更是在告诉司马懿,你必须得给我拿出解决办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