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权衡中吴军行动
话未说完,吕蒙与陆逊也是不由得再度看向了他们的王上。
虽然两人并未开口,但其眼神却是已经流露出心底的担忧。
没办法,他们太了解自家的这位王上了——大的利益他要争,小的利益他也不会放过!
当然,这样的贪婪对于一个君王而言,并不能完全算错。毕竟,只有积硅步方至千里。
只是,贪婪也需要分时候。很显然,在汉军已经下达最后的通牒,而前线的战场又是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着实是没有必要为了几十万石的粮秣而去影响战事的进程。
很简单的道理,一旦汉军在陇右取得决定性胜利,关羽方面极有可能放弃这次的合作。
好在,孙权似乎是看到了吕蒙与陆逊眼中的担忧,这次的孙权却是并没有让两人失望。
只是略作思索之后,孙权便是有了决断,道:“既然汉军要,那就给他们便是。区区百万粮秣,换汉军一个安心出战,值。”
随着“值”之一字的落地,吕蒙和陆逊算是放下了心。
当然了,也有大臣并不愿意就这么给了汉军百万粮秣,只是孙权的命令已出,众大臣倒是不好再多反对。
随即,在吕蒙与陆逊的带领下,吴国众臣也是再度齐齐向孙权抱拳而道:“王上英明。”
朝议既定,孙权随即也是开始了点将模式,道:“诸葛瑾。”
作为孙权心腹之一,一直未曾在朝议中多言的诸葛瑾在听到孙权的召唤后,也是立即抱拳答道:“微臣在。”
“与马良谈判事宜,就交给你了。”孙权随即也是吩咐道。
对于这个任命,在场所有人,包括诸葛瑾在内,也是丝毫没有意外。
毕竟,自从鲁肃离世之后,尤其是江陵战败之后,诸葛瑾几乎已经包揽了与蜀汉之间的联络事宜了。
没办法,谁叫他的弟弟在蜀汉的位置是越来越高了呢!用诸葛瑾去谈判,蜀汉之人即便不看诸葛瑾的僧面也会看诸葛亮的佛面,虽然不能保证谈判的结果,也至少不会让谈判的场面太过难看就是。
当然,也是因为知道自己会领受这个任务,诸葛瑾才在刚刚的朝议之中保持着缄默,哪怕诸葛瑾实际上也有自己的想法。
诸葛瑾可不想被人无端猜测他是想要通过谈判而提升自己地位。
而现在朝议已定,诸葛瑾当即也是抱拳而道:“是,微臣领命。”
安排好谈判的负责人,孙权随即也是看向刚刚在朝议之中表现最好的张承而道:“张承。”
不用问,在如此时候,点出了“张承”的名字,孙权显然是有意重用之,也算是对张承刚刚表现的嘉奖。
张承自然也是明白的。当即,张承便是略略有些激动地抱拳而回道:“微臣在。”
“此番粮秣调集之事,便由你来负责吧。”孙权随即也是吩咐道。
闻言,在场一众的文臣便是纷纷向张承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很显然,经受百万石粮秣的转运,这其中的权利与油水,简直是不可估量的。
不过,张承对此却并不是十分的感冒。
当然,这也很好理解,要知道,他可是东吴曾经的文臣之首张昭的儿子啊!什么权势没见过,什么差事没领受过。
而相较于转运粮草这样的政务,张承却更愿意去领受军职。
事实上,这也是其父亲张昭的安排:长子张承从军,次子张休从政。
这当然不是张昭更加疼爱幼子,光听名字也知道,张承才是张昭的继承者。之所以要家族继承人的张承从军,原因也很简单,在经历过赤壁之战后,张昭便明白在这乱世,十个文臣之首,也不如一个大都督重要。
因此,对于孙权的这番安排,张承并不能说是十分的满意。
只是,在这个节骨眼,张承显然也没有拒绝的可能,当即也是不卑不亢地拱手领命道:“是,末将领命。”
答应虽然是一口答应了,但这简简单单的一声“末将”,无疑也是张承婉转的反抗。
同时,也是在告诉孙权和所有大臣们:我可以服从命令,但我张承始终是一名将军,而不是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