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欲攻吴请君入瓮
话音落,上首的曹丕明显眼前一亮。
原以为今次的朝议就这样按部就班的进行,却没想到临近结束,贾逵居然给曹丕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很显然,一旦真的与蜀汉达成共同对付吴国的默契,这对于魏国而言绝对是巨大的利好。
且不论攻略吴国,魏国有着更加得天独厚的地利,也不论魏国在这其中能获得多少土地、人口的加持,单单是进攻吴国所消耗与拖延的时间,对于此刻的魏国而言就是巨大的利好!
要知道,需要时间发育的可远不止蜀汉一家,曹魏这边,不管是征兵还是迁都,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此刻的魏国依旧占据着远超蜀汉的地盘,因此,拖下去,只会更有利于曹魏,哪怕蜀汉会对凉州下手。
想及此处,曹丕也是将探寻的目光看向了前排一直未曾出言的夏侯惇。
虽然司马懿已经渐渐成为了曹丕的谋主,但此事实在太过重要,曹丕自然还是要征求夏侯惇这个军方第一人的意见。
这不仅仅是尊重,也不是忌惮,而是信任。
司马懿固然足够的聪明,但相较于一路厮杀过来的夏侯惇,难免还是差点火候。
就站在曹丕下手的夏侯惇自然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接收到了来自曹丕问询的眼神。
夏侯惇自然也十分清楚,他的表态将直接决定着曹魏未来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军事策略。
事关全局,即便是夏侯惇也不免略作沉吟了起来。
事实上,整个朝堂在贾逵诉说完毕之后,也是陷入了沉寂之中,显然,所有人都陷入了对此事的思考之中。
不过,夏侯惇心中对此事的利弊倒是立即就分析得十分透彻,攻吴的确是魏、汉眼下最好的解法。
唯一让夏侯惇担心的是,要如何与蜀汉取得这样的默契。
毕竟,蜀汉可是打着“汉贼不两立”的旗号啊!
而且不管是益州的刘皇叔抑或是荆州的关云长,可都不似东吴那群小人一般见利忘义。
想要让他们为了些许的利益,就此放弃对自己的政治立场,这谈何容易。要知道,去岁吴国才偷袭过江陵,转过头,关羽就能派出使者与吴国和谈。
可想而知,在关羽,乃至整个蜀汉集团中,魏国才是他们唯一要誓死拿下的目标。在没有完成这个目标之前,蜀汉一定不会与吴国彻底翻脸,甚至会原谅吴国一次又一次的而背叛。
想到这儿,夏侯惇也是微微叹了口气,随即也是开口道:“启禀陛下,贾刺史所言,确有利于我军。哪怕只是为我军争取道三五年时间,于我大魏而言,已是大胜。”
“此计若是换了他人,说不定,也就成了。”微微摇头间,夏侯惇却是看向了贾逵与一众朝臣,随即叹道:“可惜,如今荆州之主将乃是关羽、关云长啊。”
话音落,朝堂之中又是一片的寂静。
无数从武帝时期过来的老臣们也是纷纷陷入了回忆之中:是啊,那可是关羽,兵尽粮绝也要护持嫂嫂的关羽,抛却荣华千里走单骑也要回到兄长身旁的关云长啊!
这样一位义薄云天的关羽,又岂会为了区区的利益,而放弃联吴抗魏的大计方针呢?
一时间,众臣的心中都有些灰心丧气了来。甚至,就连上首的曹丕与司马懿都准备要放弃这个诱人的提案了。
不过,其他人灰心了,作为“始作俑者”的贾逵却是没有。
见夏侯惇已经说完,贾逵随即也是开口道:“夫闻之,欲终取之,必先予之。若陛下能许之吴国以利,微臣相信,蜀汉必定主动与吴反目。”
闻听此言,曹丕当即便是来了精神。
曹丕当然知道,贾逵既然敢这么说,自然是有把握的。可一想到蜀汉去岁才被吴军背刺,转过头就能再与吴国和谈,曹丕也着实不敢相信还有什么能让汉军放弃自己的立场,不惜代价攻吴的。
微微皱眉间,曹丕也是问道:“是何利益,能让蜀汉主动反目?”
“称帝!”面对曹丕的询问,贾逵也没有藏着掖着,当即便是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