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消息传来张辽谋(第2页)

 因此,张辽知道,作为前线的主将,他必须行动起来了。 

 可要命的是,不管是他的扬州军团,还是贾逵的豫州军团,都被吴国的大军锁死了去,丝毫调动不了。 

 反倒是此刻的汉军,却是能够自由活动得紧。 

 “增兵,必须增兵。”几乎在第一时间,张辽便是想到了这个方法。 

 毕竟,按照后方

最新的军报,从颍川和司州调动的三万后援部队,已经在豫州方向完成了集结,随时可以开入战场。 

 因此,增兵也是最容易想到的解决办法。 

 只是,这个想法在张辽的脑海稍稍停留了一瞬便是被张辽无情地给摁了下去。 

 原因显而易见,即便不算汉军此刻在会稽的兵马,仅仅是江夏的汉军,就有四万之多。 

 三万魏军,防守住汉军,不让其参与绞杀之战,是足够的。可若是要跟汉军去抢地盘,显然是不够的。 

 一句话,若是增兵,三万大军远远不够! 

 可按照张辽对此刻朝内的情况的了解,继续增兵,倒也不是做不到,但却会引来司州和颍川的空虚。 

 一旦汉军调转方向,放弃豫章、鄱阳等郡,转而进攻司州或是颍川,那魏国可就彻底地被动了。 

 因此,增兵之策只能说是下下之策。 

 而既然无法开源,那便只能是节流了。 

 被吴军拖在战场上的魏军可是有着足足七万之多。 

 首先就是自己手中的五万大军,面对城高壑深的建业城,短时间内是肯定无法攻破的。 

 基于短时不求攻破的情况下,五万大军围困,事实上还是有些冗余的。 

 张辽判断,自己至少可以匀出五千到八千的兵马。 

 这些兵马虽然不能去与汉军争地盘,但在那些想要投诚的世家带领下,前出占领丹阳郡其他的城池以及毗邻的故鄣郡还是不成问题的。 

 甚至,还可以以一部分兵力,先行进入吴郡之中,不求将汉军赶出吴郡,只要能隔绝汉军在丹阳和故鄣郡之外,就已经足够。 

 至于武昌城内的贾逵所部,张辽却是有了个大胆的设想:策反江夏归来的吴军。 

 你别说,这个想法一经进入了张辽的脑海,就再也甩不脱了。 

 根据如今吴郡的世家频频倒戈的情况,张辽也是判断,策反吴军江夏并非完全不可能。 

 毕竟,那支军队之中,有着大部分就是各个世家的兵马。 

 而且,根据情报,此前吴军撤退之时,其主将还与孙权所留下的心腹起了冲突,更是导致了吴军没能抓紧最要命的时间,生生被贾逵所部占领了武昌。 

 可想而知,其主将陆逊势必会对孙权有所意见。更别说,陆逊本身还是吴郡的陆家之人。 

 即便陆逊本人对孙权足够的忠心,陆逊也总要为自己的家族稍作考虑吧。 

 因此,在其都城又被己方重重围困之下,这些出身世家的主将以及偏将们,不管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亦或是出于家族安全的考虑,都是极有可能进行妥协的。 

 哪怕是作壁上观,对于魏军而言,也绝对是件好事情! 

 说干就干,张辽当即也是提笔开始起草向曹丕的奏报。 

 是的,张辽虽然是主将,也是最了解现在情况的人,但权力所限,张辽甚至都指挥不动武昌的贾逵所部,更别说拍板与吴军的谈判了。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除了谏言与江夏所部吴军谈判之外,张辽也是建议后续三万援军立即开入吴国。 

 不说拿下其余四郡,但至少丹阳和故鄣两郡,魏国必须稳稳地拿到手中。 

 很快,一封奏报也是被张辽写好,也在此时,孙权所派的使者竟是找上了门。 

 张辽也没想到,现在居然还能看到孙权的使者上门,难道他还不知道他的吴国已经山穷水尽了吗? 

 不过不管怎样,出于对对手的尊重,张辽还是接见了来自吴国孙权的使者——诸葛瑾。 

 中军帐内,已经得知战况的诸葛瑾,自然知道自家肩头所系,几乎是整个吴国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