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投石车迫敌对战


 一夜的时间很快过去,随着太阳的升起,汉军也是照旧迎着初升的太阳在营外列阵完毕。 

 只是,今日的吴军却是并没有如期摆开阵型。 

 眼看着自家兵马就要完成展开,而吴军营地却还没有丝毫的动静,一众的汉军将领们也是十分的诧异,随即也是议论纷纷了起来。 

 “怎的不见吴军踪迹?” 

 “这吴军也未挂免战牌啊,为何日上三竿,还未整军?” 

 “莫非是怕了我大汉王师吗?” 

 就在一众的汉军将领们疑惑不已的时候,关将军却是已经猜到了吴军的目的。 

 与昨日的提前休战一样,吴军这是想要尽可能地缩短与己方交战的时间,从而既达到牵制自己的目的,又能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损失。 

 尽管已经看出了吴军的意图,但关将军却也不得不承认,吴军这样的办法虽然近乎无赖,倒也确实是简单、直接、有效的。 

 若是换了之前,面对吴军的坚守不出,兵力处于弱势的关将军除了结寨而攻,还真没有太多的办法。 

 而想要结寨而攻,那可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了。 

 哪怕最终将这伙吴军给歼灭了,关将军也势必失去了攻略豫章郡的机会。 

 这对于大汉而言,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但好在,因为付燚的到来,关将军的手上却是多了一个名叫“投石车”的大杀器。 

 确切地说,应该是付燚所改造的“配重型投石车”。 

 这种新型投石车,除了在准度上有着跨越式的进步之外,其射程相较于原先的人力投石车,也是有着巨大的进步的。 

 换言之,关将军可以在极远的距离,对吴军的营寨进行打击,而无惧吴军投石车的反制。 

 更妙的是,吴军的营寨可不是城池,面对这投石车的猛砸,能坚持多久,可就说不好了。 

 恰巧,在昨日发现了吴军有怯战的想法之后,关将军也是连夜调集了人手打造了十余架的新型投石车。 

 当然,要不是为了保密,这一夜的时间,关将军还能打造出更多的投石车。 

 不过,仅仅是这十余架的投石车,也足够将眼前的吴军给逼出来了。 

 “传令,大军前移三百步,呈鱼鳞阵!”关将军随即也是下令道:“投石车阵同步推进,并于一线列阵。” 

 所谓鱼鳞之阵,即整个军团分成若干段,段与段之间交错布置,一层压着一层的,层层叠叠若鱼鳞状,故因此而得名。 

 其成阵之后,人员虽聚集,却又不互相干涉。而密集的站位之下,互相之间确实可以及时地递补,简单来说:一旦前方有人倒下,后方立即就有人及时递补,从而可以形成延绵不绝之效果。 

 同时,因为在每段之间,将士又是交错而行,因此其与锋矢阵不同,在进攻过程中,鱼鳞阵既能利用密集的站位,达到集中兵力的目的,却又能悄无声息地不断变换进攻的重点,从而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因此,这样的阵型,其实是多用来进攻的。 

 很显然,鱼鳞阵也正是关将军为了击败吴军而想出来的办法。 

 之所以不用攻击力更强的锋矢阵,原因也很简单。 

 汉军的兵力到底不足,虽然有着五百校刀手,但明着强攻显然是很难完成突破的。唯一有希望的,就是将吴军调动起来,再从吴军的薄弱环节杀入,如此,才有可能一举洞穿吴军的阵线。 

 因此,鱼鳞阵可以随时转换进攻目标的特点也就正得其用了。 

 不过,这样的阵法当然也不是无敌的,其最大的弱点便在于其后背暴露太多,一旦后路被冲,便有全线溃散之危险。 

 好在的是,鱼鳞阵中,主将的位置也是较为靠后,而关羽自信,有自己在,哪怕真被兵马袭击了后路,他也能从容击退。 

 而听到了关将军的命令,身旁传令兵也是立即领命道:“是。” 

 很快,呜咽的号角伴着清脆的鼓点响彻战场。 

 汉军将士们也是踏着整齐的鼓点开始向吴军营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