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荆扬二州的未来
付燚与关将军之间,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丝毫不为过。
当然了,除了这私人的关系之外,付燚为关将军的谋划,更多的却是为了大汉。
虽然如今的大汉相较于历史的蜀汉已经好了不知多少倍,但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更别说,此刻的大汉远没有到必胜的局面。
因此,付燚必须为大汉保留一个一致对外的、团结的内部环境。
什么?大汉内部早就派系林立了?
的确,所谓荆州派、元从派、益州派、东州派再加上陇右一系,派系在大汉朝堂从来都没有断绝过。
但历朝历代,上至李二治理下的唐朝,下至崇祯麾下的明朝,哪个朝堂没有诸多的派系?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派系的存在,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其积极意义是大于其消极意义的。
而想要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军权就是绝对不能越过的雷池。
这也是付燚要让关将军主动放权切割荆州军团的根本原因所在。
只是,付燚也没有想到的是,念头已经转过来的关将军,对于朝局和未来,却是有了比他更深刻的理解。
随即,在得到满意答复后,付燚也是满身轻松地离开了关将军的府邸。
而关将军在其离开后,也是如约奋笔疾书,开始向皇叔自陈切割荆州的建议。
不过,与付燚所建议的不同的是,关将军依旧选择了驻守荆州,同时更是向皇叔建议,由付燚统领吴地。
是的,在明知吴地将成为日后大战的集中爆发地后,关将军就已经决定要将付燚留在吴地。
很显然,关将军对付燚的爱护之意已无需多言。不过之所以如此建议,更重要的是,关将军相信只有付燚才能在吴地打出最好的战绩。
只是这样一来,荆州军团似乎有些似分未分的感觉。
当然,这也很正常。毕竟,关将军的威信摆在那里,不管是谁来统领扬州区域,也一样会以关将军为尊的。
不过,为了避免让其他人误会自己是在以退为进假意分割,关将军也是又提出了一项建议,即对荆州与益州的部分将领进行轮换。
好吧,说是部分将领,实际上主要就是关平——关将军的嫡长子。
将嫡长子送到主公的身边,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只是,关将军倒是愿意送,就怕皇叔他不愿意接纳啊!为此,关将军也是直接将关平塞入了此番前往陇右受赏的队伍之中,并且都没有告诉关平理由。
突然得到命令的关平,也是有些莫名其妙,却还是很快交接过了军权,便是从宛城直接出发前往陇右。
而这边关平才刚刚出发,关将军的一封命令又是送到了江陵城内。
只第二日,整个关家便是打包好了行礼,浩浩荡荡地便往陇右而去。
是的,不仅仅是关平,就连整个关家,关将军都决议托付到皇叔的手中。
而等所有人都已经在路上了,关将军这才不慌不忙地将手中的这封奏章发往陇右。
只是,军队的速度到底比关将军家眷的速度要快一些,因此,关将军的这封奏报虽是后发,却是先至。
好巧不巧的,这份奏章也是堪堪在皇叔对有功之臣进行完了表彰,正头疼着要如何确定下一步的国策之际,被递到了皇叔的手中。
奏章里也没有任何的虚与委蛇,其中除了分割荆州与扬州的谏言之外,更是将关将军对自己权柄过重的担心,给一一写明,随即连付燚劝说自己主动请求分割荆州军团的过程也事无巨细地写了进来。(付燚:好好好,你清高!)
这俨然已经不是一个臣子在跟主公提建议了,而是一个弟弟在向哥哥述说着要怎么把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看着手中情真意切的奏章,皇叔一时间只觉得眼眶有些湿润。
不说皇叔了,就算是军师,在看了关将军的奏章之后,也是喟然长叹:关将军之忠义,日月可鉴矣。
有了关将军这份奏章在手,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