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荆扬二州的未来(第3页)
这果断的态度,也是让军师不得不猜测皇叔是不是因为不忍拒绝关将军的缘故,才做了如此选择。
似乎是看清了军师心中的疑惑,皇叔随即也是解释道:“军师,你有没有想过,翼德从始至终,只是你不得已的选择,而不是合适的选择?”
“嗯?”闻言的军师还是有些疑惑。
皇叔随即也是接着说道:“其一,翼德脾气颇大,与下属动则辱骂,这样的行为,治军还尚可,如何能够治民,更别说吴地乃是新附之地,让翼德过去,恐怕要不了几日,就要民声哀怨了;
其二,翼德容易莽撞,有你我在,尚能对其约束,可若是放任其在吴地,恐怕要不了三月,就要发动战争,如此岂是吾等休养生息之所想乎?
其三,翼德如今之麾下,乃是我最强之机动军团,若是令翼德出任扬州,这支军队要交给谁?子龙?还是文长?显然,都并不合适。
因此,若是没有旁的选择,翼德或许只能勉强赴任,却也还需要安排文臣辅佐。如今,既有更好之人选,何必在勉强用之翼德?”
不得不说,军师虽然算无遗策,但论到看人用人方面,皇叔还真有自己的一套。
就像是马谡,谁都没想过这个出身马氏,有这一个敢于孤身入武陵溪请动蛮王出兵的兄长,还当过成都太守的参军会是一团脓包。
可偏偏,皇叔就能看出来。
还有魏延,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小小的牙门将,能说下“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的豪言壮语,而他还真做到了。
后期,魏延更成了五虎上将之后首屈一指的大将。
如今,皇叔显然也是非常地看好付燚。
而听得皇叔的分析,军师也是觉得有道理,只是,军师还是有些担心地说道:“可是,其终究还是太过年轻了。”
不想,听到军师担忧的话语,皇
叔却是越发地高兴道:“年轻好啊!大汉需要的就是年轻的血液。”
拍了拍军师的肩膀,皇叔也是继续说道:“军师,我们也该往后看一看了。汉升(黄忠)已经病倒,时日眼看无多,严颜等老将军也早已抱病不朝,至于云长、翼德乃至于子龙,也都两鬓斑驳。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属于我们的最好年华已经过去了。
再往下看,除了文长尚有统帅之姿,不管是坦之(关平)、兴国(张苞)、伯一(赵统,赵云长子),皆尚不成材。至于吴懿、吴班等人,亦多平庸之将。
唯有这付燚,颇有成为参天大树之可能。吾等自该为其开辟一亩三分之地,让其茁壮成长!
至于些许非议,当日寡人留文长守汉中之时,非议又何曾断过。若是连这些非议,吾等都不能为其挡下,还何谈令其忠心效命呢!”
“主公所言有理也!”军师终于还是被皇叔给说服了来,随即也是答应道:“如此,便定下了。”
“定下了!”皇叔随即也是点头道。
就这样,在付燚毫无所觉之中,他已经成了大汉重点培养对象,并即将以极其年轻的年纪真正地主政一方。
而在确定了付燚这个领头羊之后,军师也是将剩下将要派往荆、扬两地的主要名单向皇叔做了一个简要的汇报。
拿着军师呈递上来的名单,皇叔先是派往付燚麾下的文臣名单中加上了一个名字:费祎,随即又盯着付燚麾下武将名单中的一个名字久久没有回神。
将费祎加给付燚,其目的不言而喻,自是要加强付燚麾下的文臣力量。
毕竟,在皇叔看来,付燚的军事才能已经无需证明,唯一的短板,也就是政务了。
若是不是考虑马良的资历太高,皇叔甚至都想要直接把马良也弄到付燚的麾下。
由此,也可见皇叔对付燚的重视。
至于那个让皇叔久久没有回神的那个武将,不是旁人,正是皇叔的继子——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