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夤夜渡河袭襄平
是夜,曹真便是下令全军悄然出营,溯辽水而北上,寻滩渡河。
听到曹真渡河的命令,曹军的将领们也是颇为的诧异。
毕竟,这雨才刚刚停了两日,太阳也才刚刚出来了一天而已,辽水虽然已经在下降的过程中,却也应该还远不到可以渡河的时机啊。
这倒是不能怪这些将军们,毕竟他们的想法和经验,在中原地区还是很管用的。
尤其在山系发达的江南(长江以南)区域,别说是区区两天的时间了,就算是五六七八天,这水也退不干净。
可问题是,这样的情况在辽东,还真不是假的。
没办法,这里的实在是太缺水了,几乎每片土地,都在疯狂地吸吮着水份。
因此,就在着短短两日的时间里,原本还高涨的水位便是已经快速地退了下去。
好在的是,魏军的将领们虽不识水文,却是识得将令。
军令如山之下!也根本不需要他们多想了。
于是,尽管心存着疑惑,但一众的曹军将领们还是匆匆集结起了自己的部队,随即按照曹真的命令所述,悄然开出了营地,追溯着辽水的上游而去。
其实,按道理来说,这些水文经验,作为辽东的土著,公孙恭的辽东军应该更清楚才对。
但很可惜,公孙恭从来都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自然也根本关注不到退水这么细节的事情。
尤其,眼前的辽河还明明能没到人畜的胸口,公孙恭所部就更不会去在意水情了。
可谁知道,虽然在辽河的中段,曹军暂时还无法渡河,但在更西面的上游流域,辽河河水却是已经可以涉足而渡了。
最要命的是,曹真在一路领军而来的过程中也着实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因此,这些情况,身为当地土著的公孙恭不知道,但作为外来户的魏军主将,曹真却是如数家珍。
如此,以有备而算无备,只能说,胜利的天平开始向魏军倾斜了起来了。
不过,直到现在,公孙恭的辽东军也依旧有着胜算。
毕竟,哪怕曹真已经要求人衔枚、马裹蹄,尽可能地做到悄无声息,魏军这数万人的行动,还是不可避免会发出响动。
而只要辽东军能够及时发现正在行军的魏军,不管是立即追逐上去堵住魏军渡河的去路,亦或是直接撤回襄平城,辽东军都依旧能有一战之力。
可偏偏,因为连日来的骄军,辽东军早就没有了谨慎的态度。
别说是夜间的巡查了,就连白日里的巡查,也都是装装样子。
于是,在辽东军上下的集体松懈之下,公孙恭也是失去了最后一丝翻盘的可能。
足足三个多时辰,五万曹军狂奔了十余里,这才赶到了已经被查探好的浅滩位置。
不过,渡河的地方可以提前查勘,渡河用的舟船,魏军却是没法准备。
因此,曹军只能是徒步过河。
当然,这对于一众曹军而言,倒也是早有预料,毕竟,此次北上,大将军就没有准备渡河之物,更别说,这些北方的旱鸭子,坐船还不如直接徒步呢!
而这个提前探查好的浅滩,水位最高处,也不过是及腰的位置。加之此处水流稍缓,徒步渡河倒也不是问题。
但很显然,只要辽东军在对岸架设一个弓箭的阵地,这边的魏军想要徒步渡河,势必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只可惜,此刻的数万辽东军却是睡得正香。
不过,魏军想要渡河,却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原因很简单,及腰的水位高度对于南方军而言,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但对于魏军这群北方的旱鸭子而言,哪怕只是及腰的高度,也着实是有些困难。
倒不是魏军斥候们不想找更好的位置。
只是,除了水位的高低之外,距离大营的距离以及渡河的宽度,也都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再往西走,当然还有更好的渡口和浅滩,可问题是,那里距离大营可太远了。就算是走到天亮,恐怕都还到不了。
而一旦天亮,魏军所有的计划都会暴露在辽东军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