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捉硕鼠初见佳作 听堂审偶遇贞女(第3页)

 进得画室,只见谭必正埋头苦画,这画呆子画技果然了得,落笔又快又准,更令柳翀目瞪口呆的是他竟然能左右开弓,双管齐下,怪不得速度如此之快。

 柳翀前日给他结了买画的千贯钱以及十贯钱的润笔费,画呆子大喜之余更加卖力,今日已经开始画第八套《封神演义》了。

 “先把《封神》停停,再画几套这些。”柳翀示意韩炎把书递过去。

 开业第一批书,柳翀选择的基本是神仙鬼怪类的,这主要也是考虑当下人们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水平。

 安排好一切,柳翀信步闲庭向平原县衙溜达而去。

 那日梁焘劝柳翀学些判例,他是深以为然的。《渊律》严酷,但在实际执行当中却出入很大,如非久经官场便很难把握。今日是县衙放告之日,机会难得,所以便决定前去看看。

 到得县衙,果见衙门口人来人往,有递状纸的、有排队等候的,有兴高采烈出来的,便也不乏那垂头丧气的,也偶有打完板子扔出来的,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倒不是百姓喜爱词讼,只是衙门不常放告,尤其是春夏农耕时节,几个月内可能只有这一次放告之期,日子又是一个月前便定了下来的,十里八乡有纠纷的百姓便都来了,所以显得热闹些。

 柳翀进去听了一会儿,无非是些兄弟争产、邻居打架之类的,梁焘能劝则劝、能和则和,劝不了的也大多是罚钱了事,偶有老父告儿子忤逆的,也只是打儿子几板给老父出出气,最终还是劝和为主。梁焘这等“和稀泥”的做法与《渊律》并不完全相符,但却与儒家息讼止争的思想颇为吻合,也算是无可厚非。

 柳翀听的无趣便退了出来,正准备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却听衙门口一阵吵嚷,抬眼望去,只见两名年轻女子正在衙门口哭求,衙役却拦着死活不让进。

 “怎么回事?”柳翀皱眉问道。

 那衙役上次见过柳翀,知道这位公子是别驾府的,忙行礼秉道:“回大公子,这女子想要入内告状,可她既无状纸,所告之事也不在县衙管辖之内,所以小的们不敢让她进去。”

 “没有状纸现写一份便是了,不在管辖之内又是何故?”

 “这女子是昌河县的,只因认为昌河县断案不公,故此来上级衙门提告,此事该归州衙管辖。”这事儿归你爹管呀!

 柳翀大致明白了,这大概就是相当于后世的二审吧,得找中级人民法院,平原县和昌河县同级,自然不能受理。

 这两名女子显然不常出门,更不懂衙门告状的规矩,只是一个劲儿哭求衙役让她进去告状。

 柳翀有心不管这闲事,又看她们可怜,而且这样在衙门口堵着也不成体统,便开口道:“我可以帮你们写状纸,你们随我来。”

 二女闻言大喜,便随柳翀回到心芳书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