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众工匠攻克难题 将作局首战告捷(第2页)

 张习等人在宸晖阁下冥思苦想好几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正月十四这天布置好了一切以后,他神秘兮兮地请柳翀晚上过来“试灯”。

 元夕灯节共三天,十四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阑灯”。“试灯”这天有些人家的帷幔已经拆了,灯也明了,有些人家的灯则还隐在帷幔后面等待正日子的到来。

 柳翀掀开帷幕进来,只见两丈多高的彩山饰满了上千个瓘玉小灯,内里以固体酒精为燃料,倒也别致。山沓、群仙、文殊、普贤、狮子、白象的形象均出自谭必之手,果真惟妙惟肖、宝相庄严。柳翀绕到架子后面去看,却没有看到他想象中的大水箱,只有两个不大的木桶放置在菩萨后面,他不禁皱了皱眉。

 张习知道柳翀最关心的关节是什么,立刻示意工匠开动机关,果然片刻后就见文殊、普贤五指之中俱有水流出,而且流了许久而不绝,显然不止一桶之量。

 柳翀大为诧异,张习得意地指着木桶上面解释道:“大公子,您看那上面,有两根管子通到宸晖阁的三楼,那里本来就有个预防走水的大水缸,水是从那里出来的。”

 柳翀定睛看了看,果然看见两个木桶上面各有一个倒置的u形铁管,低的一头放在木桶中,高的一头连接到了宸晖阁里东面的走廊上。适才因为光线昏暗他没有注意到,现在仔细一看他立刻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利用了“虹吸原理”吗?果然“高手在民间”啊!高,实在是高!

 “这是谁的主意?”柳翀惊喜地问。

 “一个篾匠,他给儿子做唧筒玩时受到的启发。”张习笑着答道。

 “赏他十吊钱!”

 “那属下替他谢谢大公子了!”

 “今后要形成惯例,谁有好的办法、谁解决了难题都要赏,匠人不仅要靠手艺吃饭,更要靠脑子!”

 “是,大公子!”

 次日,张习将十吊钱交到那篾匠的手中,又对大伙儿讲了昨日大公子那一番话,众人皆觉振奋,此后做事便莫不踊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