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缔和平两国结盟 谏滥杀翰林蒙难(第2页)

 谈判之事告一段落后,承平帝大肆封赏有功之臣。

 谢宣自是首功,擢升为禁军十二卫大将军。此前的十二卫大将军正是宋国公谢鹄,谢老公爷年初便因病辞了官,但此职显要,宁可出缺也不能轻易授人,是以空缺至今,如今正好由谢宣接任,倒也合情合理。

 严鼎则被授为新设立的瀚西路经略安抚使,所部威毅军依旧归其统辖。瀚西路管辖新占的辰、洪、易、平四州,安抚使司设在易州。严鼎以不足不惑之龄便出任一路封疆大吏,同时还能统辖一支禁军,也算是简在帝心了。其长子严景淮此次随父出征亦有军功,调回京城升任左御卫指挥使。

 谢实也被调回京城任职左勋卫将军,其余将士俱有封赏。

 而柳明诚则因为支援粮草有功,爵位提高一级,封为宁远侯。

 随着战事的闭幕,榆西路的流民之祸也终于平息,因为谢宣在率军回京的路上狠狠地镇压了一波流民,屠灭流民三万有余。

 消息传来,满朝大骇,翰林老臣、御史言官纷纷请求左相牵头弹劾谢宣滥杀无辜,但杜延年始终一言不发,在被一名老翰林当面斥为缩头乌龟后索性称病告假,闭门谢客了。

 然而当夜,该名老翰林家中即遭丙灾,全家八口人被烈火吞噬。经府、县两级联合勘察,发现了人为纵火的痕迹,此案遂由京兆府上报天子。

 承平帝震怒,天子脚下、京畿福地竟发生如此惨烈的凶案,简直无法无天!遂令署理京兆府尹杨康侯严查此案,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杨康侯是一个月前刚刚被任命署理京兆府尹的,虽说京兆府尹是二品大员,可署理京兆府尹却只是四品,中间差着好几级,杨康侯做梦都想把这“署理”二字摘掉。可甫一上任,没得意几天,先就来了这么个大案,一旦处置不善别说去掉“署理”二字了,便是如今的位置怕是都保不住。杨康侯历来滑头,他将此案上报承平帝就是希望将此案甩出去,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承平帝严查的旨意,他心中叫苦不迭,急得在府中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