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论往事愤愤不平 憾无辜针砭时弊(第2页)
杜延年点点头:“果然还是惟师智慧过人!的确,有人因此家破人亡了!”
众人都是一惊,屏气凝神听杜延年继续说下去。
“德甫,你有没有想过,都是些什么人需要在京察中贿赂吏部官员呢?”
“自然是考绩不佳又想保住官位甚至还妄图升迁之人,这些人本就有错,就算最后承担了恶果,也怨不得别人呀!”
杜延年却连连摇头:“德甫,你把问题想简单了!”
“哦?”
“在京官员中,世家出身者占了七成以上,其余寒庶出身者不到三成,而京察要求被定为末两等的不能低于两成,这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意味着寒庶出身的低级官员几乎都会被定为末两等,无论他们的真实考绩到底如何!因为世家子弟在家族的荫庇下一定会得到较好的考绩从而平步青云,那么用来给他们做垫脚石的只能是那些没有背景、无人荫庇的穷官、小官!这些人一旦被定为末两等,别说升迁了,就是保住现有的官职都几乎不可能!”
柳明诚怔在当场,他虽也在吏部历练过,但没有参与过京察,万没想到京察之中会有如此的猫腻!罗汝芳和邱维屏却并没有异样的表现,显然他们是知道此事的。
杜延年继续道:“我知道你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你跟先帝关系特殊,没人会在你面前提起此事,哪怕你在吏部任职期间,他们也不会让你接触到任何这方面的真相!至于先帝嘛,他拿到的只是一份名单而已,那上面不会标注那些官员们的出身!
当然,郦仲孚之流也给那些没有背景的官员留下了一线生机,那就是行贿!是的,行贿是存在的,但行贿之人的目的不完全是寻求什么不应得到的利益,相当一部分人行贿只是为了得到一个相对公正的考绩,仅此而已!你以为他们想行贿吗?为了凑足给考功司官员的贿款,许多人不得不变卖家产、东拼西凑,反倒是那些世家子弟根本不用行贿,大大方方地就能升官!
于是,你的那份名单最终伤害的就是这些本就弱势的人!几百、几千贯的罚金对你来说不算什么,可对那些倾家荡产行贿了郦仲孚的穷官来说就是雪上加霜!为了支付这笔钱,有人卖儿鬻女,有人被迫成为了以权换钱的贪官,还有人——选择了自杀!
据我所知,你那份名单上至少有两个人是自杀身亡的,还有一个急火攻心病死了。我事后也查过了,他们都是本本分分、兢兢业业的小官,都在自己的官位上超过十年没有升迁,他们——不该死!”
众人都沉默了,柳明诚更是半晌无语,许久之后才疑惑地开口道:“所以,你是说我做错了?难道我不该弹劾贪墨的郦仲孚吗?”
“不是不该弹劾,而是这件事不仅仅是弹劾一个贪官这么简单。你用心虽好,事实上却办了错事!”
罗汝芳点了点头:“此事虽是官吏考核之事,根源却在门阀之祸,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弹劾贪官、整顿吏治只是治标不治本。可门阀制度自魏晋时起至今已逾千年,如今虽已不用‘九品中正制’,但门阀世家把持朝政的局面并没有太大改变。自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看上去是人人平等,可实际上,门阀世家能为子弟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广的人脉,中式、升迁的机会都会大很多,而这些在家族帮助下身居高位的子弟又会反馈家族,为族中子弟提供更多的机会,长此以往,门阀世家的势力反而越来越大。再加上世家之间彼此联姻,这一势力如今已难以撼动。唐末黄巢起义虽然杀尽了当时的门阀,可随着新的朝代的建立,新的世家门阀也再次产生,本质并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