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大朝会赏罚分明 小朝会各抒己见(第2页)

 一时之间举朝上下皆是称赞太子仁慈宽厚,有先帝之遗风。 

 最后一件事则是京兆府留津县上报的浊水留津段决堤一事,此次决堤已造成留津、东丘两县上万人流离失所。 

 朝廷赈灾自有相应条例,各级官员依照旧例进行即可,朝廷拨下钱粮,又委派京兆府丞章乃琳为钦差,亲赴灾区抚慰灾民。 

 第一次大朝便在这样一种和谐的氛围中结束了,大朝之后免不了又有一次小朝会,与会者包括政事堂、枢密院、太尉府和三司六部长官。 

 “殿下,两个月之后便是秋闱之期,这是分赴各路主持乡试的主考官名单,请殿下过目。” 

 名单上的人祁翀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便也没有多提意见,倒是趁机谈起了另外一件他早就想做的事。 

 “这读书之人啊,往往出自家境殷实的人家,原因无他,穷人读不起而已。可子曰:‘有教无类’,穷人因为家贫而无法读书,岂不是有失公平?”祁翀笑道。 

 “殿下所言固然有理,可让穷人家的孩子都去读书这也的确不现实啊,笔墨纸砚、束修哪样不费钱啊?”林仲儒道。 

 “那如果所有孩子都不用掏钱就能读书呢?” 

 “殿下是说,就像望州那样?”柳明诚心领神会。 

 “孤昨日刚收到了之前派去望州的秦王府家臣张思和的信,望州这两年办乡庠颇有成效,不但适龄子弟皆有书读,整个望州的民风都为之一变。以往市井小民总免不了有些锱铢计较、恃强凌弱的事情,现在倘若大人有行事差池之处,家中学童会站出来制止,并以圣贤之言规劝,直说的大人心服口服为止。如此一来,不但小童读了书,家中大人也间接跟着读了书,这倒是出乎我原来的预期了。”祁翀言语之中不无得意之色。 

 众臣立时献上一片彩虹屁。 

 祁翀摆摆手道:“以往国库空虚,自然没有可能负担这样一笔开支,可如今国库丰裕,这点钱便不在话下了。孤的意思是,今年各州县的岁入就不必上交朝廷了,全部留在地方,用于校舍的建设和先生的束修。 

 教材也好办,平原商号会负责供应全部教材以及特制的桌椅,至于具体办校模式嘛,最有发言权的是项国公世子柳忱,回头让他写个条陈上来以供参考,诸公意下如何?” 

 兴办学校、教化万民历来是统治者提倡的德政,因此,众人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殿下,如果确定要做此事,那么制令就要早些下达,因为七月下旬,各州就要上缴上半年的岁入了。制令早些下达,各州便不用忙活此事了,也可省却不少脚力之费。” 

 “陆尚书说的是,政事堂要抓紧办。” 

 “殿下,”罗汝芳道,“让各州县留下岁入用于开办乡庠当然是好事,可是那些食邑州县怎么办?总不能让各位殿下都将自己的岁入献出来吧?” 

 “这样吧,今年那些食邑州县的岁入也不必上缴,应该上缴给各府的岁入让他们报个数目上来,由户部直接拨付给各府,也省的钱粮转运了。”国库有钱,祁翀财大气粗,丝毫不在乎这点小钱,“另外,今年的乡试考官主持乡试之后也不必急于回京,在各路再多待几个月,负责督促各地的乡庠建设事宜,半年内务必使各县均建设乡庠至少五所,而且其中至少要包含一所女校,明年开春便集体开学。同时,吏部也要将此事纳入今年地方各级官员的考核之中,不积极作为者一律列为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