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京师廷议(第2页)

 “爱卿但说无妨。”

 “天下各州郡都遭了灾,为何交州没有受到影响?据老臣所知,交州之地水源并不发达,水流也不多,可为何他们可以避免此等乱象?”

 是啊,蝗灾、旱灾并行,百姓苦不堪言。

 武国境内赤地千里,别说是种庄稼了,便是连杂草都长不出来。

 受影响的人何其之多,受影响的地方何其之多,可为何只有交州独善其身?

 “老将军的意思是?”

 满朝文武第一时间就已经反应过来了。

 既然交州水系并不发达,可为何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说明问题出在了治理之人的身上。

 交州虽然也有刺史,但是那位刺史等同于无。

 他在交州毫无作为,交州与其说是那位交州刺史治理,不如说是幽王在治理。

 “交州有应对之法,老臣认为当推广,学习。”李老将军声音洪亮,他虽然年岁渐大,可眼光却是十分毒辣,一眼便发现问题所在。

 以往很多时候,他们武将一般都不会说话,治理天下交给文官去头疼就好了,武将的职责就是打仗。

 可不管是蝗灾还是旱灾都拖延的太久了,这不利于之前制定的国策。

 不是文官集团这边没有察觉到这件事,而是有很多人不敢提。

 在朝为官的又有几个不清楚不明白?

 交州已经把其余州郡的差距拉开了,且这种差距愈发明显。

 武将们不愿意等了,他们怕自己老死的时候都不能开启国战。

 李老将军眸光锐利,他虽然很少发言,但并不代表他的地位和话语权就低,相反,他的话语权高的吓人。

 “老臣以为,交州治理之法于国于民都有利,造成交州如今这般局面的原因老臣仔细调查了一二,原因有几点。”

 “其一,工具便利!自去年伊始至今年,交州因为有曲辕犁、打谷机、鼓风机、水车等工具,在农田上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这个时间至少在一个月到两个月之间,节省出如此多的时间,我们用来做什么不好?”

 “其二:工具节省力气和物力,众所周知,幽王的曲辕犁乃是耕田利器,单人单牛便可耕种,可别的地方呢?都还很原始,浪费资源,倘若各地都使用这种工具,那老百姓的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升,不知道诸公是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