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狂魔好多牛

第3章 六叔(第2页)

 映着电灯泡闪耀的橙色光芒,碗口粗的铁皮烟囱横跨半间屋,直通包裹塑料纸的窗户,但依旧挡不住外面涌进来的寒意。

 直到这时,余阳方才警醒。

 这个时空的十月,似乎有点冷。

 另一边。

 饭菜摆好,六叔让俩堂弟去帮忙,顺手拿起锡酒壶,倒出温热的白酒。

 余阳见状,连忙抢过来,“您是长辈,这活归我。”

 “说啥呢,今天你是客。”六叔不允,夺回酒壶,转移话题,“三元啊,我是你亲叔吗?”

 “肯定啊!”

 老余兄弟八个。

 大哥余建党,老余余建军,三叔余建国。

 四叔余解放,五叔余援朝,六叔余跃进……

 学爷爷的话,咱家就是活生生的东方现代史。

 可惜七叔、八叔死在了南越。

 大伯、三叔留在了南疆。

 四叔、五叔跑去了北大荒。

 唯独老六跟自家老爹,退役后回到了余家村。

 “只要你把我当亲叔,那就好说。”

 余老六得到肯定,脸上笑出褶子,“你看,你俩堂弟初中毕业就在家待着,农忙种种地,农闲上工地,总这么下去,哪有什么前程。”

 “当初我爹不让他俩去读中专吗,回来也好当个会计。”

 “砖窑垮了,他俩去哪当会计?再说,他俩也不是那块料。”

 六叔说完,端起酒盅,“走一个。”

 接着道:“我是这么想的,让他俩跟你鼓捣豆芽。”

 “豆芽有什么难的,咱家厨屋也有火炕,整点黄豆,泡发就是了。”

 “跟叔见外了是

吧?”

 余老六眯起双眼,给俩人点支烟。

 他在集市打听了许久,本以为豆苗真是送往京城的稀罕物。

 但回来后,想着快要下大雪,总要瞧瞧屋顶。

 谁曾想,爬上去一瞧。

 好家伙,后院的房梁都被扒了支火炕,而透过东屋的天窗,火炕上更是铺满了绿油油的豆苗。

 这稀罕玩意,显然是种出来的。

 按道理讲,自家有火炕,也可以搞。

 但身为庄稼人,余老六非常清楚,泡发豆芽需要手艺。

 否则烂根、生虫、长得慢、发芽不均……

 而冬天种豆苗,那就更难了。

 所以赚钱的买卖,不是谁想干就能干。

 于是余老六想到了跟余阳赶集的‘技术员’。

 这不就是机会吗?

 俗话说,亲侄子等于半个儿,无需拐弯抹角。

 余老六直白道:“三元,实话说,叔想赚大钱。”

 余阳明白,这前后院的,六叔肯定发现了火炕上的豆苗。

 但豆苗是自家开挂的产物,种植过程见不得光。

 不过,农田在农夫的照料下,才能加快农作物生长速度。

 如果没有农夫,农作物长势就会恢复正常。

 这是上午让二哥停手后,得出的结论。

 碍于情面,假设给六叔整块农田,时不时让农夫过来‘检查’一下,名曰技术支持,全程控制豆苗生长速度,让它跟泡发豆芽差不多,也就是三五天的时间,六叔应该发现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