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狂魔好多牛

第41章 建厂准备(第2页)

 地皮有了,接下来就是建厂。

 600万贷款,看似很多。

 其实对农业公司来讲,即便余阳搞了二十多年工程,可以从各方各面抠搜,却依旧不够。

 因为5000米x5000米的地皮,至少要修建10条十米宽的路,才能确保塑料大棚的蔬菜,可以装车运出去。

 咱不造沥青路,也不用水泥路。

 只用三合土夯实,5000米x10条x10米宽,道路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

 算上路沟,假设每平方造价10块钱,至少需要500万。

 如果采用沥青路,每平方造价180块钱,四舍五入一个亿。

 不然为啥叫‘金桥银路’呢。

 因此余阳想起了隧道窑里面的铁轨。

 如果换成铁轨,再设置电动轨道车……

 自家只需铺设5000米x10条x1.5米宽,约5万平方米的路基,再采购一批废弃钢轨和被淘汰的电动机车,就能搞定厂区运输问题。

 总花费不会超过200万。

 并且还很时髦。

 因为这叫‘机械化塑料大棚’!

 余阳拿起大哥大,联系县主管。

 “领导,我要5万米的废弃钢轨,再采购三台电动机车。”

 “你要这做什么?”

 “如果您帮我把路修了,我就不要了。”

 “小余,私人无法铺设钢轨。”

 “我们是厂区内部使用。”

 “这或许可以。”

 “领导,是肯定可以,我要38kg标准的,电动机车别太老就行

,最好再引进几十节轨道平板车。”

 “等会给你答复。”

 三元农业建厂,总投资600万,对县里来说肯定是大事。

 县主管只过了两分钟,便打来电话,“铁路那边有几台施工用的电动平车,你要不要?”

 “载重多少?”

 “40吨。”

 “价格呢?”

 “二手货,5000块一台。”

 “给我来100台。”

 “你以为铁路那边搞批发呢?”

 “10台?”

 县主管忽然想起什么,“我有一次去奉天府学习,记得那边废弃的有轨电车比较多。”

 余阳眼神一亮,“对啊,那种老式电车,不仅可以运蔬菜,还可以拿来接送员工上下班。”

 “我帮你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搞到。”

 “连港、冰城应该也有。”

 “我托人问问。”

 过了许久。

 县主管再次打来电话,“零零散散凑了20台电动轨道车,包括一些集电杆、电源供给,由于都是淘汰的老物件,人家只要一些整理费,但需要咱们支付运输费。”

 余阳想了想:“您帮忙沟通一下,我派人去取。”

 “一去一回,不少钱呐。”

 “咱是卖蔬菜的,装20车火锅大礼包拉到东北,送给当地大院一批,剩下的全卖掉,说不定喜欢涮锅的东北大哥们,还能让咱赚点。”

 “有道理。”

 县主管愈发感觉,种菜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