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副对联拜师尊(第2页)

 “这鹰娑川果然壮观,吾未料蒙古辉特土酋竟在此处农耕、筑城。公子您瞧,他们还种了这东西”,范永斗饶有兴致地指着地里瓜田里的甜瓜笑道:“据说此瓜产自哈密,名‘穹窿’,没想到蒙古人竟在这鹰娑川引种起来。有意思啊有意思!”

 刘好古皱了皱眉,“这城池,还有这些农田、蔬菜、瓜果,都是近年才出现的。辉特部不似其他部落逐水草而居,反而半游牧半定居,其志不小,久之恐为中国患”。

 二人边说边进了城,但见城池虽不大,来往的商旅却多,还有许多工匠,打造贩卖着各种日常用品,不禁暗暗称奇。

 ??

 城南一排长长的木屋,围着围墙,四角还有望楼,占地颇广,中间有个大大的靶场。这里便是辉特部设在大裕勒都斯县鹰娑川城的兵器作坊了。

 一个八九岁的儿童,身后簇拥着十余个随从走了进来。

 见是他,乌鲁特(负责管理铁匠和兵器生产的官员)布耶楚克躬身走了进来,“台吉,您来了”,他的眉眼间露出桃花般的微笑。

 “嗯,兵器铠甲打造的如何了?”儿童的声音透着与年龄不符的老成。这娃儿便是辉特部的少主苏勒坦。

 “回您的话,自从大台吉从叶尔羌带回不少铁匠后,兵器产量增加不少。目前月产甲百具、刀三百把、盾三百副、枪千杆、矛三百根、弓三百张”。

 “不错”,儿童微微一笑,眉头一扬,“那火器呢?”

 “禀台吉,目前本场尚不能制造火炮,仅能月产火铳七杆,还都是些射不远的土铳”。

 “我听说鲁密国(奥斯曼土耳其)盛产鹰铳,十分好用,布哈拉的很多工匠都会制造。不妨派人去布哈拉请些工匠来”,儿童想了想发话。

 “是,奴才这便派人去布哈拉”,布耶楚克谦卑地说。

 “嗯”,苏勒坦满意地点点头,又巡视了一番军械场,然后便离开去集市逛街。

 在集市上,他遇到了两个人,两个汉人:范永斗和刘好古。

 “咦?汉人”,小家伙咯咯一笑。

 范永斗走南闯北、见识广博,一见他的排场,便知是权贵人家的子弟,民不与官斗,当即友好地朝他笑了笑。

 “竖子无礼!”刘好古却被小家伙放肆的笑声激怒了,作联讽之曰:“蚕为天下虫”,那意思,汝莫得意,纵然父辈权倾天下,亦不过一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