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吐鲁番与哈密卫(中)
人马上万,无边无际,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军,木罕买提夏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敌人的主力已经西撤,柳城一带的守军不过三千,自己的军队数倍于敌,岂有不胜之理?
“报,额贝都拉王子已攻下赤亭,正向必残城前进”,前方传来了捷报,他的长子额贝都拉率领的两千前锋,攻下了瀚海沙漠外围的赤亭绿洲。
“很好,告诉额贝都拉,继续前进;传令各部,加快行军速度,五日内必须赶到必残城”,木罕买提夏坐在神俊的黄骠马上,意气风发地下令。
“卟哧”,跨下的马儿忽然打了个响鼻,仿佛在为主人喝彩。
军令如山,一队接一队的哈密军加快了行进的步伐。这支军队主要来自于三个种族:哈密附近的畏兀儿族、嘉峪关以西靠近大明边境的回回族、哈刺灰族,其中哈刺灰族是蒙古人的一支。
因为地处丝绸之路的枢纽,商业发达,哈密人的生活比较富裕。人一富便惜命,所以哈密军的战斗力并不强。对此,明人许进撰写的《平番始末》这样记载:“哈密之人凡三种:曰回回,曰畏兀儿,曰哈刺灰,皆务耕织,不尚战斗,国殷富”。
摆在哈密军前面的一大困难是茫茫无边的瀚海沙漠,不妨事,作为本地人,他们早已习惯了穿越沙漠。只花了四天多的时间,便来到了必残城下。
提及必残,几乎无人知晓,可若说楼兰,却是无人不知。此城本名“楼兰”;公元前77年,汉立尉屠耆为王,改楼兰为“鄯善”;明正统年间并入吐鲁番,改称“必残”。
千百年的时间,茫茫沙海不住地侵蚀,原先的楼兰古城,早已成为遗迹。现在的必残城,是在遗址附近重建的一座小城而已。
吐鲁番王子苏里唐领军两千驻守于此,此处乃瀚海沙漠的咽喉要地,丢了此处,敌人便可长驱直入。
他的心情是沉重的,刚接到军报,赤亭绿洲失守了,一百守军被敌人围歼。有消息说,敌人的数量极多,数倍于己。
“嗷~嗷~嗷~”
一队骑兵驰至城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