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鹰扬天下都有谁(中)(第2页)

 政治上,振兴文教。提出“以武功戡乱,以文教佐太平”,一改其父努尔哈赤屠杀汉人的政策,举办科举,录取满、汉、蒙古生员,“凡贝勒大臣子弟年十五以下,八岁以上,俱令读书”,学习汉族文化,命儒臣翻译汉字书籍。

 经济上,制约满族贵族特权。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并下令编审壮丁,解放部分奴婢为编民。

 军事上,刚即位便征服内喀尔喀五部;派阿敏同贝勒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等征朝鲜,并讨毛文龙,逼得毛文龙逃亡海岛、朝鲜国王李倧遣使求和;趁着林丹汗西迁,击败察哈尔所属的多罗特部,取得敖木伦大捷,一直追击察部至兴安岭,尽占察哈尔旧地,派官员到这些地方宣敕。

 然后,这位枭雄的目光便盯上了南边的大明。

 三年前,征伐朝鲜得胜后,他亲率大军征明。先攻宁远,遇到了让老父亲铩羽而归的袁崇焕。那袁蛮子厉害,连守十余日岿然不动,又令满桂、尤世禄、祖大寿出城迎战。他督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阿济格等进击。遭到明军炮击,士兵一排排倒下,游击觉罗拜山、备御巴希等被射死,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瓦克达俱伤。打不下宁远,再战锦州,时已六月四日。将士中暑很多,只得下令退兵。“宁锦大捷”后,他得出结论:欲夺取北京,须绕道蒙古。

 三年后,他果然绕道蒙古,再次伐明,克遵化、永平、迁安、滦州四城,派二贝勒阿敏屯兵五千驻守,以为将来伐明的据点。此时袁蛮子已经下了狱,原以为高枕无忧。不料那崇祯小儿又派经略孙承宗督兵攻取四城。滦州守将、固山额真图尔格等不能支,弃城奔永平府。阿敏不敢战,竟令诸将弃其城,尽杀明将吏降者,屠城民,收其金帛,夜出冷口东还。

 这阿敏,素有野心,当年伐朝鲜时,就想在朝鲜自立为王,说什么“吾恒慕明帝及朝鲜王城郭宫殿,今既至此,何遽归耶?我意当留兵屯耕,杜度与我叔侄同居于此”。济尔哈朗、杜度苦劝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