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鸿鹄飞兮去漠西(上)(第2页)
如今果然天下大乱,这徒弟果然有先见之明!他想去鹰娑川城寻弟子避难。一方面师徒情深;另一方面当年诺木达莱送给她的两个蒙古爱妾,也十分思念家乡,撺掇着他回鹰娑川。
趁着酒意正酣,薛宗周切入了主题:“楚才(刘好古字)、青主(傅山字),昨日,薛氏、裴氏、柳氏的家主约吾商议,云北方已经大乱,约吾随他们一起南迁江南。二位觉得此计如何?”
“文伯,愚以为南迁江南也不过能安逸个十余年,江南也未必是乐土呢”,傅山叹了口气。他喜欢出游,熟知南北形势,对天灾的严重、朝廷的**,了然于胸,所以十分悲观。
“是啊,文伯,如今朝政**,书生误国,又加上天灾**,建奴的铁骑甚至打到了北京城下,国事不可为矣!”刘好古亦叹道。
薛宗周楞住了,刘兄的祖父可是参加过“湟中三捷”、官至大明陕西三边总督的刘敏宽,连他都说国事不可为,这该如何是好?
他咬了咬牙问刘好古:“刘兄,国事蜩螗,江南亦非乐土,我等还能去何处?”
“是啊,刘兄,如之奈何?”傅山亦问刘好古。
“唉!”
刘好古一声长叹,“不瞒二位贤弟,愚兄欲去漠西,投奔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大台吉苏勒坦”。
“什么!您要投奔瓦剌?那些蛮夷豺狼成性、不知礼仪,怎可去投他们?”薛宗周大惊。
“是啊,刘兄,我听说瓦剌崇力轻礼、好勇斗狠,若投奔他们,恐怕性命难保”,傅山亦如此说。
“哈哈哈,两位贤弟对瓦剌不太了解。实不相瞒,愚兄做过那瓦剌辉特部大台吉苏勒坦的蒙师,在鹰娑川一待就是四年。我那徒儿熟读儒家经典,能作孔孟文章,可不是什么蛮夷!”说完,刘好古便将当年自己因一副对联收徒、在辉特部的一点一滴,和盘托出。
“原来如此!”
薛宗周、傅山听完,脸色好看许多,不过对去漠西避难,仍然心存犹豫。
见二人犹豫,刘好古正色道:“汝等皆说蛮人不知礼仪,可如今天下大乱,流民活不下去,连人都吃;官兵不敢剿贼,却敢杀良冒功、抢劫钱赀;朝廷的官员不赈济灾民,反而加捐加赋,礼仪又何在?公义复何存?我意已决,择日便西迁漠西躲避战祸。二位贤弟何去何从,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