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林丹汗败逃青海(上)(第2页)

 ??

 青海湖畔,皆是水草丰茂的牧场。据此膏腴之地,不愁没有牛羊。

 经历多次血战,绰克图台吉占据了这里。他的部落是继土默特、多罗土默特、永谢布之后入驻青海的北元大部,作为大部落的台吉,胸膛中一直有颗热腾腾的雄心。

 当年他想做喀尔喀蒙古的盟主,打不过其他大部落,不得不南下青海。好在有林丹汗做靠山,这位蒙古大汗虽然如今势力衰弱,可毕竟是名义上的蒙古共主,打着他的旗号,有助于争取底层牧民的支持。因此,他年年向林丹汗进贡,时常请示汇报,做出恭顺的样子,心中却一直想着争霸天下!

 争覇天下,最重要的便是地盘。有了地盘,才能收税、扩军、打仗。因此,得陇望蜀、扩张领地是必须的。

 这位枭雄的目光往南,往南,再往南,跃过万里草原,落在了雪域高原之上。拉萨可是个好地方!乃当年吐藩国的膏腴之地。据说黄教三大寺内积聚着无数财富,抢一票,扩军的军费就有了。

 出征得有名义,再也没有“奉大汗之命护教”更好的名义。作为林丹汗的忠粉,他的部落也信奉“萨迦派”(花教)。

 目前的雪域高原,可谓百花齐放、五颜六色,主要有黄教(格鲁派)、花教(萨迦派)、白教(噶举派)、红教(宁玛派)。从广义上来说,萨迦派、噶举派、宁玛派都属于红教,再加上康区的原始宗教“苯教”,构成了反黄教的大联盟。

 于是,绰克图台吉向伟大的林丹汗上疏,请求出兵去拉萨保卫红教。

 林丹汗的使臣昆噶敖德斯尔来到青海湖畔,带来了大汗的旨意。

 绰克图台吉不敢怠慢,焚香参拜接旨,一应礼仪,皆如北元时。

 听完旨意,他兴奋异常,高呼道:“请尊使回报大汗,奴才一定让拉萨成为大汗的牧场!”即使身份尊贵,在蒙古大汗面前依然自称奴才,此人的忍性值得惊叹。

 昆噶敖德斯尔是察哈尔着名的学者,参与翻译过108卷的《甘珠尔》,十分儒雅,风度翩翩。闻言手抚长髯,微笑着说:“下官一定将您的忠心回禀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