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践大位改金为清(第2页)

 虽然大政殿内只剩下一把椅子,皇太极却总觉得坐得不够稳。到了天聪九年(1635年)九月,他召开诸贝勒大臣会议,指责代善对己不恭。于是,众议代善“与皇上相左”,列了四条罪状,拟革去大贝勒名号,削除和硕贝勒职,剥夺十牛录所属人口,罚雕鞍马十匹,甲胄十副,银万两。

 大家心中有数,故意将代善的罪议得高些,做恶人;让皇上开恩,做好人。果然,这不过是皇太极借题发挥、提高汗权的手段而已,他并不真想处罚代善。天聪汗发话了,代善虽然有罪,往昔倒也立过不少功劳,从轻发落,只罚银马甲胄便罢。

 七搞八搞的,威胁汗权的三位大贝勒再也无力和他抗衡,汗权得以加强和巩固。于是,他谋划着正式“践天子位”、定国号改元。

 在此之前,还需立下大功,挟大胜之势称帝,方显得天命所归、名正言顺!

 这是位极有谋略的君主,做事滴水不漏、又阴又狠。为了平衡三大贝勒的军事势力,也为了拉拢汉族与蒙古族,他将八旗组织扩大到汉族和蒙古族中。谕令将士对新附之众,“一切勿得侵扰”。其后,明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纷纷归降后金。至天聪七年,马光远统领汉兵时,实际形成了一个汉军旗,满语叫乌真超哈;孔、耿、尚所领兵也是汉军;蒙古旗兵亦已形成。天聪八年(1634年)三月十三日,他在沈阳城郊阅兵,参加的有满洲八旗、蒙古二旗、汉军一旗,共十一旗。

 今儿个的议题是:如何处置俘虏的察哈尔大汗额哲以及林丹汗的遗孀们。

 皇太极坐直了身躯,他自幼面色赤红、眉清目秀,算得上美男子。不过后期体型发生变化,胖了些。

 “诸卿,我八旗将士神勇无敌!刚接到前方军报,多尔衮他们已经平定察哈尔部,俘虏了林丹汗之子额哲、苏泰大福晋、苏巴海、俄尔哲图、苔丝娜等福晋,还得到了蒙元传国玉玺”,提到蒙元的传国玉玺时,他特意停顿了一下。

 “蒙元的传国玉玺?”大臣们顿时兴奋起来,朝堂上一片嗡嗡声。

 代善乃是人精,率先高呼道:“此皆吾皇洪福,我大金乃天命所归!”

 “臣等恭贺皇上,廓清宇内,四海归一”,众臣皆齐声称贺。

 若说拍马屁的功夫,还得数汉奸。

 鲍承先、宁完我、范文程、罗绣锦等一般降清汉臣,跪地请命道:“今察哈尔降服并获得历代传国玉玺,皇上应顺应天下人心,早正大号”。

 这一记拍到了皇太极的心窝里,喜得心花怒放。不过,登基称帝这种事,不能一求就准,太没面子,装模作样地也得推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