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商贾云集为利来
第148章 商贾云集为利来
身着一件厚实的土布棉袄,脚穿棉鞋,头上戴着普通的皮帽,真的很普通,连珍珠都没有镶。范永斗眯着眼坐于一辆大车上,不知内情者还以为是个车夫。
老一辈的晋商几乎都是这样,挣再多的钱也舍不得花。《晋录》记载:“晋人勤俭,养殖于外“,“晋商俗简朴古,有唐虞复之风,百金之家,夏无布帽:千金之家,冬无长衣;万金之家,食无兼味”;《五杂俎》中说:“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藏,然新安奢而山右俭也”;《肇域志·山西》评价:“民无他奢。率尚简朴,中产之家,犹躬薪水之役,积千金者,苍若寒素”。
范永斗默默地看着他的商队,商队很长,可于他所拥有的家赀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这些年,他与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并称为山右八大商,通过与满人、蒙古人做生意,家产越积越多。因为什么生意都敢做,包括朝廷严禁的各种铁器、粮食之类的战略物资,因而得了个汉奸的名声。
无所谓,只要能挣到银子,范东家真的无所谓,他是吃惯了苦的,深知钱难挣,与之相比,区区名节又算得了什么。之所以来到辉特部的领地,是因为他们的珲台吉是个开明的君主,不仅鼓励工商,还允许开矿。在户部设立盐课司管理盐务、矿课司管理矿务,除了金银铜这三类货币型矿种在工部设金银铜司官方开釆外,其他的矿产皆允许民间开采。
一时间民间采矿成风,也大大地增强了国库收入。做为商人,嗅觉是极敏锐的。采矿之利,更不需多说。卫拉特的铁矿、盐池,吐鲁番的盐池、硝石、花岗石,听说哈密三道岭一带还出现了露天的煤矿??山右八大商看着眼红,他们知道范永斗和苏勒坦的老师礼部尚书刘好古有旧,便公推范永斗走一趟鹰娑川探路。恰巧范永斗对库车的石炭和铁颇有兴趣,便爽快地应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