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我以我血染江孜(上)(第2页)

 元朝时在此处设“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所谓三路,即拉达克、古格、布让三个地方政权。大明朝沿袭元制,设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管理此处,治所在俄力思(列城)。

 拉达克在藏语中意为“上师之地”,信仰自然是极虔诚的,首府列城的地标性建筑与拉萨的布达拉宫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他们与四脚神龙国不丹一样,信的是竹巴噶举而非格鲁。竹巴噶举与藏巴汗信的噶玛噶举六百年前是同一祖师、继承的都是噶举的衣钵,勉强算是一家人,所以此次,他们打着护教的名义而来。

 此时的拉达克正处于“纳姆加尔王国”时期,1635年,纳姆加尔王国趁古格王国僧侣叛乱之际,派兵围攻古格都城,吞并了古格和布让,达到了王国最鼎盛的时期。不过,如今的拉达克王森格郎嘉打仗是把好手,搞经济却不行。三年多前因为与信奉真主的印度莫卧儿王朝发生战争,居然下令禁止莫卧儿、巴尔蒂斯坦的商人穿越拉达克贸易,把本国经济搞得接近崩溃。

 从表面上看,王国正处于扩张朝、不住地开疆拓土,从上到下都有一种天下无敌的自豪感。正因如此,丹增甫一抵达,便向丹迥旺波请战。

 “这个~”丹迥旺波一时语塞,以他的本意是要据城而守,凭着城坚池深,一点一点地消耗蒙古人的实力。可如今拉达克人请战。他们是客,自己是主,人家为自己请战,自己反而不敢战。这话有些说不出口。

 “丹增将军,蒙古人连战皆捷,锐气正盛,以我看,不如坚壁高垒,以怠敌军”,国师曲引多吉发话了。

 “嗯,国师此言甚为有理,还是据城而守妥当”,丹迥旺波趁机说道。

 “哈哈哈!”丹增狂笑,声如夜枭尖利,“我早就听说过藏巴汗丹迥旺波的大名,十三岁在军中继位,南征北战,英雄了得。岂料见面不如闻名,手中兵力与蒙古人相仿,却不敢一战,坐困孤城,将主动权拱手让人,实乃取死之道!莫非您以前的赫赫威名都是假的?或者是被蒙古人吓破了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