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谁云高处不胜寒(下)
第229章 谁云高处不胜寒(下)
也不是所有的大臣都同意称帝建国,那苏图、西日莫、刘好古、薛宗周、那日松、罗卜藏、昆噶敖德斯尔、班第达顾实、阿南达顾实等大臣纷纷上疏,力言不可急着称帝。
他们都认为,当今的天下是清兴明衰、两强相争之势。辉特部虽然迅速崛起,实力增长很快,但毕竟是新兴势力,基础不扎实,与明、清两大强国比,远远不如。因此,应该在两强之间左右逢源,积畜实力,而不应过早称帝,引起两强的注意。
对这观点,苏勒坦既觉得有道理,也并不完全苟同。的确,明国和清国的实力都远远强过自己。可明国去年在松锦大战中被清军击败,连主帅洪承畴都被俘虏了。今年又传来消息,李自成在河南汝州歼灭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乘胜进占西安,正打算攻击北京。可谓自身难保;清国虽然强大,可毕竟人口有限,又正忙着入关,无暇他顾。
表面上他们都很强,但实际上他们都没有多余的力量管自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称帝呢?虽然高处不胜寒,可登高一步也有无穷好处,一者可以凝聚国内人心,让百姓有归属感;二者可以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三者如今是大争之世,不光是明清两强鼎立,西方也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大争之世,不进则退。不趁着国势蒸蒸日上时建国,何以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
理是这个理,可想往上再登高一步,却仍是千难万难。无他,大可汗心中有忌惮,或者说有恐惧的人:满清的崇德帝皇太极。
这个恐惧来源于后世各种各样的电视剧。后世的电视剧将皇太极演得雄才大略、深不可测、手腕狠辣,自然而然地便令穿越客苏勒坦心里有了阴影。穿越以后,虽然因为地理原因,他与这位崇德皇帝很少打交道,可在与其他卫拉特各部的争锋中,却能明显地感觉到那人的影子。
那人确实心机深沉、手腕了得,虽然正忙着征伐大明,却并没有忽略蒙古。不仅消灭了蒙元嫡脉察哈尔部,将漠南蒙古编成盟旗;还逼着漠北喀尔喀蒙古称臣;又趁着卫拉特内战,诱使准噶尔、和硕特和自己的辉特部称臣。
他眼光长远,看到大和尚们对雪域的影响力后,便封了一大批呼图克图,各大派都有,还虔诚地请这些大和尚来盛京宏法。一时间,满清的使臣与各派大和尚的代表,川流不息、来往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