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唯有情义难勘破

 第286章 唯有情义难勘破

 拉萨西北方向的楚布寺,噶玛噶举黑帽派的祖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在各大寺中,它的历史不算最悠久,知名度却极高。

 1283年,法号呜咽、佛幡低垂,处于弥留状态的首任寺主噶玛拔希突然睁开双眼,盘腿坐起来,把弟子邬坚巴叫到跟前,语句清晰地说:“我要暂时离开这里,在远方的拉堆,会出现一位传人。在他未来之前,你暂时代理”。说完,摘下头上的金边黑帽,戴在邬坚巴的头上圆寂。邬坚巴根据遗嘱,到上部米拉地方寻得一个叫让炯多杰的儿童,认定为师尊的化身。各派纷纷效仿这种承继方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永永无极的传说。

 如今的楚布寺法台名唤意希多吉,梵语意为“慧金刚”。他很特殊,不是什么化身,而是上一任寺主的弟子。他师傅名唤曲引多吉,梵语意为“法性金刚”,乃是藏巴汗丹迥旺波的国师,因为勘不破“情义”二字,战死于日喀则的汗王宫,死前传位于他。

 意希多吉虽然是“慧金刚”,却不爱说话,敏于事而慎于言。他默默地坐着,口中喃喃地背诵经文,头上黑色的塔波帽一动不动。与其他噶举派戴白帽不同,噶玛噶举戴黑帽。

 “师尊,找着了,我们在日喀则的一户农家找到了一个四岁的孩子,各种征兆与您所说的分毫不差”,弟子恩珠仓走进来禀报。

 意希多吉激动起来,仔细询问了一番,叹息道:“错不了,师尊上一世最爱日喀则,留给我的指引也是在日喀则。你带着那孩子还有寺中的典籍前往丽江木府的奥敏南卓林寺(福国寺),若为师成功,便返回楚布寺,若为师失败,那孩子便是我派第十二任法台。师尊曾经说过,他希望能有颗勘破一切的菩提心,给那孩子取名为绛曲多杰(意为菩提金刚)吧”。

 “是,师尊”,恩珠仓躬身应是,忽然问道:“云南木府愿意帮助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