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我以我血荐我佛(上)(第2页)

 这便是命,不服不行。为了这至尊皇权,为了在死后能担得上一个“崩”字,不知多少枭雄,杀得血流成河。

 此刻,日喀则东南部的仰思多万户府江孜城正在爆发血战。守城的乃是乌斯藏巡抚达什、总兵巴图孟克、参军释迦嘉措,以及他们麾下的六千士兵和部分百姓;攻城的则是扎什伦布寺堪布多吉勒巴率领的七千格鲁军、夏普寺法台布顿率领的六千夏普军。

 三个臭皮匠,胜于诸葛亮。达什、巴图孟克、释迦嘉措三人一合计,决定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将城外的居民全部迁入城内,然后放火烧掉城外所有民房,使敌人到来时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掩体。达什甚至刺血为书,激励士气,将士们大受感动,誓与江孜城共存亡;巴图孟克展示出铁血的一面,将抓到的十余个逃兵斩首示众,尸体悬挂于城墙;释迦嘉措则主管后勤,将一切调度得紧紧有条。

 多吉勒巴、布顿都是僧人,没打过大仗。不过他们的部下信仰虔诚,战意高昂,士气是极旺盛的。虽然本人没打过大仗,但多吉勒巴的部下倒是有几员宿将,他又是个和善的人,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在他的指挥下,叛军居然打得有声有色。

 他们选择位于城西的白居寺作为大营。这座寺很奇怪,是各派分庭抗礼且势均力敌下的产物,格鲁、萨迦、夏鲁三派共存一寺,且在同在一个大经堂内诵经。扎下大营后,多吉勒巴又派兵占据江孜周围高地,切断城内的援兵和粮运。然后,便开始了血腥的攻城战。

 “斩杀达什者,赏银千两;斩杀巴图孟克、释迦嘉措者,各赏银五百两”,这道军令迅速传遍全军。僧兵们虽然是为信仰而战,但听到有赏银拿,依然士气大振。

 炮石雨点般向城头射去,在火铳和箭矢的掩护下,叛军推着云梯车、顶着守军的射击攻城。双方绞杀在一起,不住地有人从城墙上栽下,城下的尸体堆成了小山。

 经过三个月的苦战,叛军依仗着人数优势,慢慢地夺取了外围城墙。卫军撤到了城中央的宗山,据山而守,誓死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