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泱泱大明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篇檄文与二老
第324章 一篇檄文与二老
1647年6月,完成战争准备的大卫国乾元皇帝,顶着青海、河西、伊犁、七河之地新得不久、统治不稳,国内叛乱刚刚平息、民心厌战的困难,端坐于拉萨布达拉宫的无畏狮子座上,向天下臣民宣告讨伐准噶尔的战争檄文,拉开了统一卫拉特最后一场大战的序幕。
《讨准噶尔檄》:
“嗟!一战未灭,一战又起,非是好战,只为国仇。曩者,苍狼白鹿源于斡难河畔,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称雄,及至林丹遗恨,元祚焚灭,污辱至今,蒙古之耻。为人子,为人臣,当念祖宗之愤。若准噶尔部巴图尔辈,忘林丹大汗之深仇,奴颜婢膝于满洲,数典忘祖,禽兽不如。夫天道轮回,善恶有报,兴兵讨奸,正其时也。
嗟!披甲之士,执尔刀剑,竖尔盾矛,挺尔胸膛,听此誓言:朕继祖先雅布甘篾尔干之遗德,荷大元之厚恩,气愤风云,志安社禝,起兵漠西,誓报国仇。今青藏一统,河西收复,天山南北,铁骑成群,廓清妖孽,只在今朝。居西图大,天开一统之期;自南而北,雷动三军之众。吊民伐罪,遵大义而抚百姓;振兵略地,随所向以宣皇威。蹉尔准噶尔,气数已尽。夫上天有好生之德,罪止元恶之身。自今檄到,军民以境土投拜,除大支犒赏外,授以官职。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文中,他以大元事业的继承人、蒙古族的大英雄自居,将巴图尔说成是数典忘祖的蒙奸。然而,檄文写得再好,终究是纸上谈兵,打仗最终还是要靠刀把子硬。
这一仗,苏勒坦其实是蓄谋已久。此前已命苏合、鄂博堆乌朗海屯兵两万于伊犁作为西路;乌日拫达莱、卫征屯兵两万于吐鲁番作为东路;至于中路,他已命罗卜藏、满都拉图悄悄在鹰娑川、小裕勒都斯二城屯积了两万兵马和各种军械粮草。刚念完檄文,便立即率五万大军一人双马,由拉萨疾驰赶往裕勒都斯草原,企图以快打慢,杀准噶尔人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