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路大军压准境(中)(第2页)
墨尔根和硕齐、苏迈尔二将各率五百精骑杀出。风头正劲的卫军没料到城里的准噶尔军竟然敢出战,阵形散乱下被准噶尔军杀得七零八落。
“勇士们,不要慌,随我杀”,茂济喇克手持长枪,拼命地约束部下抵抗。
“哒~哒~哒~”
一骑驰至,沉甸甸的大刀劈向他。茂济喇克横枪一挡,那刀既沉又锋利,竟将枪杆劈断,余势未消,自左肩斜劈而下,断为两截。
杀完人,苏迈尔收刀在手,瞧也不瞧死去的敌将,又奔向下一个敌人。攻城的卫军愈发慌乱,溃不成军。准噶尔人四处杀戮,竟如砍瓜切菜一般。
罗卜藏见势不妙,忙派出两个千人队接应。
“撤军回城”,萨哈勒图下达了将令。他打老了仗,见卫军派兵接应、己方也已占了大便宜,便不再恋战,鸣金收兵。
战后卫军清点人数,竟折损了千余人。
??
“奴才有辱军威,请陛下责罚”,罗卜藏跪于苏勒坦面前请罪。
“你前番攻取军堡有功,此番战败有过,功过相抵便不追究了”,苏勒坦舍不得责怪自己的心腹爱将,转身问道:“依你看此城的弱点在哪?”
“城小且坚,强攻恐伤士卒性命。依奴才看,不如长期围困,待敌粮尽”,罗卜藏禀道。
“长期围困?若是等清国灭了南明,恐怕再无灭准的良机”,苏勒坦眉头紧锁,不愿持久作战,无论如何都要试着攻城。
遮天蔽日的蒙古大军将沙湾城围得水泄不通,多立旗帜和营赛,看上去足有二十万众。这是乾元皇帝的诡计,以求在心理上让城里的守军产生震撼,不战而屈人之兵。无奈守军新打了胜仗,士气正旺。萨哈勒图令军士高唱准噶尔牧歌,歌声响彻天际。
“放炮,给朕轰”,苏勒坦被歌声激怒了。卫军集结了三十门重炮和八十余门其他各类火炮,在火力上碾压准噶尔人。然而沙湾城外围的军堡虽然是土筑的,城池本身却是石城,借鉴了欧洲的棱堡设计,城墙并不高,因而重心低、不容易被轰塌。萨哈勒图在城内栽上了三重栅栏,栅栏内还有内城。卫军凶猛的炮火的确轰塌了几处城墙,可却被栅栏和刀车拦阻,无法由豁口处蜂拥而入夺城。
苏勒坦下令挖地道、用“放崩法”攻城。可此城建于河滩边,土质松软且夹有大量泥沙,挖深了要么坍塌、要么涌出泥水。费心费力,尽做无用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