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泱泱大明
第三百四十二章 乘长风破万里浪(下)
第342章 乘长风破万里浪(下)
中华民族素来重礼。传说,“匈奴余种、夏后苗裔”的蒙古人乃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儿子“始均”的后代,而夏朝的始祖禹是昌意的另一个儿子帝颛顼之孙。蒙古人既然与夏人同一个祖宗,自然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而也是守礼的。
为了贯彻先礼后兵的传统文化,苏合派人给额敏河守将伊勒登乌巴什写了封劝降信。劝降信嘛,大同小异,“会猎于某地”这类温和的措辞下,暗含着“顿成齑粉”、“悔之晚矣”等隐隐的威胁。偏苏合是直来直去的性子,不讲温文而雅、皮里阳秋那一套,提笔便是大白话,劝降信只有一行字,“今率十万大军来此,降则可保富贵,战则鸡犬不留”。
“大帅,额敏城守将是末将的五叔伊勒登乌巴什,实不忍见他丧命,请让末将入城劝降”,鄂尔罗斯请求。他自小便与伊勒登乌巴什关系密切,见叔父危急,起了劝降之念。
“嗯,去吧,小心着些,他若不肯降不必强求”,苏合淡淡地吩咐,用手轻轻地擦拭那柄爱如生命的长斧。
“是”。
??
额敏城上,伊勒登乌巴什极目远眺,城外密密麻麻的营寨着实吓人,怕不来了数万敌人!而城内的青壮大多征发去了前线,守军尚不足两千,这如何守得住?
“台吉,刚得到消息,托里城失守了,墨尔根岱青、阿海父子俱战死”,正心神是宁,部上带来的消息又给我当头棒击。
小热的天,鄂尔罗乌巴什头下居然冒出汗珠,擦了把汗,急急问道:“没孙雄松哈台的消息吗?帕孜勒千户长怎么说?”一发现孙雄的踪迹,我便向托外、巴图尔哈台七城派出信者求援,如今托外城还没失守,唯一能指望的也只没巴图尔哈台的友军。
“台吉,你们的使者有能退入巴图尔哈台城,也有能见到帕孜勒千户长。鄂毕草原的土尔扈特部四台吉反叛,兴兵南上,包围了巴图尔哈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