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泱泱大明
第三百九十八章 奥尔布拉克之战(上)
第398章 奥尔布拉克之战(上)
“大汗,这便是奥尔布拉克山谷,卫军若想攻打土尔克斯坦,必须从此经过。奴才请求在此处列阵阻挡他们”,土尔克斯坦城伯克哈吾勒大声建议。“哈吾勒”这个词在突厥语中意为:强壮的、剽悍的,他也的确既强壮又剽悍,铁塔般的身躯散发出猛兽的气息。
“不,卫军人数众多,又有大量的火炮、火枪和重骑兵,列阵而战,必败无疑”,杨吉尔汗摇了摇头,又仔细观察一番,缓缓开口:“我观此处两侧山峰颇陡,可在山上伏兵。哈迪尔、哈吾勒,你二人各领一千人在两侧山头隐藏,待卫军攻击山谷时,从侧面伏击他们”。
“是”,二将郑重地接过军令,率军向两侧的山上登去。
他们走后,杨吉尔汗苦思冥想,三千六百守军中,自己留下六百人守城,又分出两千人去两侧山头,如今手上只有一千人马。虽然山谷高低不平,地形对自己有利,可毕竟人数太少了些,凭这么点人,如何阻挡卫军前进呢?
“大汗,我以为可以在山谷中挖掘战壕,令火枪手躲在壕沟内射击。这样,那些卫拉特人不容易射中我们,而我们却比较容易射中他们”,火枪营千户长、巴图鲁尤斯滕提出了一个新建议。
为了加强汗国的武备,杨吉尔汗从波斯商人手上购买许多火枪,建立了一支六百五十人的火枪营,由精通火枪射击战术的尤斯滕指挥。剩下的一千守军中,除了这六百五十名火枪兵,还有三百五十名忠心耿耿、身经百战的侍卫。因而,守军的人数虽少,却个个骁勇精锐。
尤斯滕虽然得了个蒙古勇士常用的“巴图鲁”称号,却并非蒙古人,而是瑞典人,曾经在瑞典军队中服役多年。后来听说沙俄在用重金招募有战斗经验的军官,便来到沙俄淘金,被派往东方,教授那些野蛮凶残的哥萨克火器战术,为伟大的沙皇陛下开疆拓土。再后来,在沙俄侵略哈萨克的军事冲突中,他被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