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笑与书生论风情

 第473章 笑与书生论风情

 “我所听说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撒马尔罕要比我想象中更为壮观”,这句话乃是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攻占撒马尔罕城时发出的赞叹。

 能令见多识广的一代大帝发出如此赞叹,这座城市的美丽繁华可见一斑。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善于经商的粟特人把它建造成为一座美轮美奂的都城。作为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座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是东西方贸易的枢纽,被称为丝绸金路上的明珠。

 它曾是花拉子模帝国的国都,被成吉思汗的大军攻陷之后,遭受了灭顶之灾,城内的大多数建筑由后来的帖木尔大帝敕令修建。帖木尔的大军横扫波斯、印度、高加索、阿塞拜疆和蒙古。他发誓要让撒马尔罕成为亚洲之都,因此把从亚洲各地劫掠来的珍宝堆积在撒马尔罕,把每个城市的最精巧的工匠带到撒马尔罕,在城里修建起最辉煌的宫殿和清真寺,遂让这里成为了中亚的心脏。虽然谢巴尼德的乌兹别克人建立了布哈拉汗国后,迁都于布哈拉城,此地的重要性在汗国内部退居第二,可依然是一座极其重要的城市,处处可见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大卫乾元八年(1651年)二月一日,苏勒坦的西征大军直抵撒马尔罕城下。

 “胡先生,您学识渊博,可知此城的来历?”苏勒坦笑呵呵地用马鞭一指高大的城垣,考校起了右副都御史胡琏器。

 胡琏器微笑,“臣愚钝,只知道撒马尔罕在布哈拉语(乌兹别克语)中意为“肥沃的土地。《魏书》称为悉万斤;《隋书》称为康国;《新唐书》称为康国、萨秣建,元代典籍称寻思干、邪米思干、薛迷思加,耶律楚材曾在《西游录》中说:‘寻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饶故名之’;大明典籍均作撒马儿罕”。

 “哎呀,胡先生真是博学,朕得先生之助何其幸哉!”苏勒坦由衷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