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再战哈萨克前夕(上)(第2页)
这位图兰之王下了先和卫国决战,再打土尔扈特人的决心。他集结起十二万大军,其中两万留守土尔克斯坦(突厥斯坦)及其周边的斯扎纳克、萨乌、科克萨赖等城;两万由东方总督哈迪尔率领,扼守塔什干东北方向的怛罗斯城(蒙古人称塔剌思,即后世的塔拉兹);自己则亲率八万大军驻于塔什干正北方向希姆肯特城,与哈迪尔成犄角之势。
莲花大可汗很聪明、知道拉拢盟友孤立敌人,杨吉尔大可汗也不傻,也在积极的寻找盟友。他向莫斯科派出了使臣,可阴险狡诈的斡罗斯大皇帝并不愿意直接卷入这场战争,只肯出售些火枪、火炮给他,同时要求他向自己称臣。无奈之下,只得口头效忠,用金银和牲畜换取他们的枪炮。
杨吉尔汗打起了生活在锡尔河上游的“美人国”的主意。
所谓“美人国”,其实是诺盖汗国后裔组成的部落联盟。诺盖人(高加索突厥人)原本生活在里海、乌拉尔河、伏尔加河流域的广袤地区,一度强盛。后来内讧分为大诺盖汗国、小诺盖汗国两部分,互相争斗,实力大衰。接着,小诺盖汗国归并于克里米亚汗国,大诺盖汗国主体被哈萨克汗国兼并。再后来,土尔扈特人西迁至伏尔加河流域后,对四分五裂的诺盖人发动了侵略战争。这如何敌得过?诺盖人只得四处迁移,迁移到锡尔河上游的一支被称为“美人国”。
说是国,其实是由四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他们逃到锡尔河上游后,自知势单力薄,向杨吉尔汗称臣。雄才大略的杨吉尔汗觉得诺盖人如今仅剩万余帐,成不了大患,而且其地理位置正好可以成为抵挡野心勃勃的土尔扈特人的一道屏障,遂欣然接受。
平日里,区区万余帐七万牧民、最多出动一万五千兵马的“美人国”在杨吉尔大汗眼中实在算不上什么,可如今形势危急,每一分力量都是好的。他在汗帐内,殷勤地接待了诺盖大酋长卡尔·米尔咱的长子穆萨。
<div class="con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