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兄弟相疑各西东(上)(第2页)
世上事往往很邪,想什么便来什么。靳统武正嘀咕着封王一事,孙可望的心腹杨惺先便带着封王的旨意来了。
“恭贺西宁王,下官给您道喜了。国主已下旨封您为西宁王、冯双礼为兴国侯”,杨惺先笑嘻嘻地说。
“国主?汝是说是孙可望封我为西宁王,而不是皇帝陛下封我为西宁王?”李定国闻言错愕地问。
坏了!
杨惺先一听便知道事情不妙,封王一事何等重要,岂有不是由皇帝册封的道理?可他毕竟是孙可望的亲信,无论如何也要站在孙可望这一边。强辩道:“永历陛下已将朝政大权悉数托附于国主,册封诏书由皇帝下旨还是由国主下旨,又有何要紧?”
“汝说的是甚混帐话”,好个李定国,虎威赫赫,挟两蹶名王之势,轻轻一声喝斥便吓得杨惺先脊梁骨发寒。
“汝回去告诉孙可望,封赏出自天子,今以王封王,可乎?”风中传来斩钉截铁的质问声,遂不受封。
二十年兄弟情深,心心相印。就在李定国指责义兄孙可望不经过永历帝、以王封王,与礼不合之时,沅州的孙可望大营内,那位秦国国主也正在与心腹议论着自己的义弟李定国。准确地说,是有心腹在向他进李定国的谗言。
心腹不是别人,正是创作了旷世奇书《秦国国史》的翰林院编修方于宣。此人因为鼓吹明帝无德应让贤、秦王有德应称帝而深受孙可望器重,留在身边参赞军机。
“国主,听说李定国攻克桂林后缴获极重,可送到贵阳的只有孔有德的定南王金印、金册和人参数捆,并无金银财宝。臣以为李定国不是私自藏匿就是分赏将士示恩于下。其心不可测也!”方翰林热情地为李定国上起眼药。
<div class="contentadv">
“不会吧,孤那义弟并非贪财之人”,孙可望微微摇头。
“纵然西府不贪财帛,可连歼二王、复地千里,如此军功,我朝罕有。昔日四王并列之时,他便不怎么服您,如今两蹶名王,天下人只知有西府,不知有国主。若是生了不臣之心,何以制之?您当早做打算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