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鹰苏勒坦汗泱泱大明
第572章 兄弟相疑各西东(下)
第572章 兄弟相疑各西东(下)
“杨先生,国主的手书吾已知晓,只是清军有反扑的迹象,吾乃全军主帅,大战临头,无法脱身。劳烦您回报国主,待吾处理完军务再来见他”,看了孙可望的手书,李定国不慌不忙地对孙可望的使者杨惺先说。
“安西王不是希望国主率军由辰州东进,和您一起围歼湖南清军,然后再会合夔东十三家兵力北取湖北,东攻江西吗?国主找您议的便是此事。您若不去,此事如何成功?”杨惺先长于游说,挠到了李定国的痒处。这位军事天才一直有先围歼湖南清军,再北取湖北、东攻江西的想法,奈何孙可望迟迟不予配合。
听说是为此事,李定国犹豫了,“杨先生暂且歇息,容吾思之”。安顿好杨惺先,他立即找来自己的心腹谋士龚彝商议。龚彝,字和梅,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朝南京兵部郎中,是他的智囊。
“和梅,汝如何看此事?”他温和地问。
“国主为人量小而气狭,您若打了败仗,准保无事;可如今您两蹶名王、天下景仰、声望已超过了他,他岂能容得下您?万不可去,若去沅州,必成阶下囚”,龚彝祖籍山东,说话快言快意。
“可若是国主真是想与吾商议围歼湖南清军之事,吾不去,岂不是误了大事?”李定国有些迟疑。
“既如此,吾愿作为您的使者先去沅州打探。若无危险,您再前往”,龚彝主动请缨。
“有劳和梅”。
“将军,抚南王世子来了”,白文选正在营中读兵书,部下来报。
“让他进来”。
十四岁的抚南王世子刘震进入了大帐,他是为父亲抚南王刘文秀的事情来的。带惯了兵的人一旦闲下来会受不了。刘文秀被闲置昆明后心中憋屈,写了封信唤儿子带给孙可望,要求重新领兵。因父亲与白文选有些私交,所以刘震先来寻白文选。
“贤侄,抚南王之事,吾已多次向国主求情。奈何国主正在气头上,此事只能徐徐为之”,白文选谓刘震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