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师克在和不在众(第2页)

 不过,预料之中的处罚并没有到来,顺治帝只是下旨把屯齐等败将骂了一顿,责令戴罪立功。越如此,屯齐越觉得脖子发凉,所以明知道李定国已遁度龙虎关而去,也要南下追上一追。

 报功的奏折八百里加急驰往北京。孰料顺治帝年纪虽幼却绝不好糊弄,责令屯齐整顿兵马尽快收复湖南。

 当屯齐的兵马由永州北上至宝庆岔路口扎营时,意外地发现孙可望的前锋白文选、冯双礼、马进忠部已行进至宝庆周家铺扎营。

 岔路口与周家铺相距三十里。屯齐不敢退,他刚因为尼堪战死受了顺治帝斥责,若再畏战,大清军法森严,难逃一死;孙可望不愿意退,他要北伐中原立不世之功好取朱明而代之。李定国能两蹶名王,孤为什么不能?国主殿下心比天高。

 宝庆之战就这么既意外又理所当然地打响了。

 永历七年(1653年)三月十六日,清军由岔路口进攻周家铺,明军扎营于山顶,地势险要,又遇上天雨,双方列阵相峙,不分胜负。战至晚上,得知消息的孙可望率亲军由宝庆府赶来增援。国主亲临让明军士气大振,十六日的战斗明军稍占上风。这让孙可望对清军的战斗力做出误判,认为真满洲大军不过如此,下令次日与清军决战。

 十七日,明军放弃居高临下的险要地形,下山向清军发起全面进攻。清军分路迎击,双方展开激战。结果明军战败,伤亡颇众,被清军缴获马七百余匹,象一头,清军趁胜占领宝庆府。

 <div class="contentadv">

 这场战斗被清廷吹嘘为大胜,不过随后公布的阵亡名单却是长长一串:护军统领喀尔他喇,梅勒章京韦征、武京,署梅勒章京崇古巴图鲁、伊穆图、齐克讷、恳哲,护军参领鄂克绰特巴、额塞、达海哈尔霸,侍读学士索尔孙,学士马禄

 因为在宝庆战役中伤亡巨大,战后屯齐无力占领整个湖南,而是同明军相持于靖州、武冈一线;同样的例子还有四川,吴三桂、李国翰在保宁击败刘文秀后也没有力量乘胜南下。明清双方在湖南、四川陷入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