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兴大案铲除忠良(上)(第2页)
谋朝篡位一步步迈进,也不是没人反对。大西军内部,李定国、刘文秀站在永历帝一边;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张名振、张煌言、夔东等抗清武装以及各种或明或暗的抗清势力,都以复明为宗旨;他的谕劄在安龙宣读后,不少永历朝臣感到愤慨。吏科给事中徐极、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林青阳、主事胡士瑞、职方司主事张镌等上疏劾奏马吉翔、庞天寿“包藏祸心,称臣于秦”。
可那又如何?郑成功、张名振、张煌言、夔东十三家等离得远,管不了西南的事;刘文秀已被自己软禁,旧部被打发去了四川;李定国据说身体有恙,连克廉州、高州、雷州后,留在高州养病,只命部下会同广东义师王兴等部攻打新会。听说西府有恙的消息后,孙可望长舒一口气,暗道天助孤也;至于永历身边的那些朝臣,他真没放在眼里。彼辈只敢劾奏马、庞二奸,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敢提,又有何惧?
孙可望醉里倚栏望月,好一轮明月哟,高悬于夜空,星海中明于井度的那颗帝星莫非代表着自己?此次得到大卫国的支持,也该百尺竿头,再上一层了。
“国主,文安侯有密信至”,翰林院编修方于宣忽然一路小跑地过来。
“哦,马吉翔可曾见到西府?汝慌什么?莫不是西府的病情有什么变化?”孙可望问。
“国主,祸事了!永历小儿勾结西府欲谋害您。您召来文安侯的信使一问便知”,方于宣的声音有些惊惶,还带着几分期望。
文安侯马吉翔是奉永历帝谕旨去南宁留守的,事情的根源在大学士文安之身上。
眼见孙可望谋朝篡位的举动日益明显,大学士文安之向永历帝建议,“刘(文秀)、李(定国)之交必合,众志皆与孙(可望)离,但未知事机得失如何也”,劝皇帝秘密联络李定国、刘文秀二人制衡孙可望。后刘文秀被孙可望解除了兵权,永历朝廷便着手秘密联络李定国。
永历帝命内监张福禄、全为国使人送敕书至李定国军营,召李定国来护卫。张福禄、全为国、徐极、林青阳、胡士瑞、张镌、蔡宿七人往首席大学士吴贞毓处密谋。吴贞毓即命礼部祠祭司员外郎蒋乾昌拟敕稿,兵部职方司主事朱东旦缮写,张福禄等持入宫内铃盖皇帝之宝。林青阳以请假葬亲为名,身藏密敕前往定国军中。当时,定国正在湖南、广西一带与清军作战,不暇内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