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我大清挥师南下
第656章 我大清挥师南下
乾元十四年(1657年)六月三日,大清国五省经略洪承畴亲自同固山额真罗托等人率领满汉兵马从长沙前往湘乡县,同时孙可望在清将李茹春、王平护送下自宝庆起行,亦到达湘乡,同洪承畴等见面。
此时的国主殿下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威风,既然降了清,便得说大清的好话,孙可望很自觉,一见面便歌颂大清的功德,“云贵远在天末,声教未通,十余年来非敢抗拒王师,实欲待时归命,近益喧传皇上文德绥怀,特恩招抚遐方人心深切向慕,且满洲大兵精强,威声赫濯,自顺治十年岔路口一战杀伤滇黔兵众甚多,十二年出犯常德又折兵万余”他害怕满清追究他抗拒王师之罪,大赞大清仁德、满洲兵马强悍,还将抵抗清军的责任推到永历帝身上,说自己是奉了永历帝命令,不得不与大清为敌,如今憣然悔悟,云云。
洪承畴微微一笑,也不点破,事实上,他对云贵的情况了如指掌,知道这些年云贵的实际执政者是孙可望,指挥明军抗清的一直是孙可望本人,曾向清廷上疏,“人或传明系未绝,可望接永历为帝,以臣自处身。及可望出,乃知可望自为,而不关永历也”。不过,这位老经略对降清的汉官一向优渥,可能是觉得投降的贰臣越多,他降清的那点事便不算事矣;且孙可望肯降清,于他实在是泼天大功。因此待孙可望甚厚,时任贵州按察使的彭而述记载了两人相见的情景,洪承畴对孙可望“仍待以王礼。可望自称孤,命记室作降表”,“开诚优礼,款待尽情”。
不过,彭而述只看到表面,实际上两人还有私下交易。洪承畴请孙可望向顺治帝上疏,“数年之内,湖南以守为战,无隙可乘,以致云贵内变自生,人心解体”,“连年湖南、广西以守为战,节节严密,遂致内变,而决计奔投”,让他将投降大清的原因归结为洪经略指挥有方、以守为战,明军无隙可乘,损失惨重,才导致云贵内变自生,人心解体。好个洪经略,老谋深算,将自己一个月前上疏所说的“经略无能,寸土未拓”粉饰成“以守为战”,仿佛是自己守住了湖南、广西,才导致这位国主殿下来降。更妙的是,这道奏疏不是洪经略自己上的,而是借孙可望之口而上,显得更加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