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四子王旗换王旗(上)(第2页)
归化城是军队重地,为了拱卫这一地区,清廷在土默川北境安置有四子王旗、喀尔喀右翼旗;西境安置乌拉特三公旗;西北境安置茂明安旗;东境安置察哈尔八旗。端的是固若金汤。
黄水河东岸的四子王旗是成吉思汗胞弟哈萨尔的后裔。哈萨尔第十五代孙诺延泰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僧格、次子索诺木、三子鄂木布、四子伊尔扎木,各有领地和属民,随着领地的扩大和部众的增多,被称为“四子部”。天聪四年(1630年),四子部归附后金,其后对清廷忠心耿耿,追随清军从呼伦贝尔一直征战到大青山,形成四子部落旗,后成为四子王旗。
崇德元年(1636年),为了奖励忠心耿耿的四子部落,也为了千金市马骨,清廷赐鄂木布为达尔汗卓哩克图,授札萨克,统领四子部落。顺治六年(1649年),晋封为多罗郡王,世袭罔替。清廷对鄂木布很信任,还让他做乌兰察布盟的盟长,统管四子、喀尔喀右翼、乌拉特、茂明安四部六旗。
初降清时,鄂木布刚二十出头,如今年已五十、头发花白。人一上年纪,便喜欢回忆往事,这一日,他处理完公务,又惬意地与福晋聊起年轻时节。
“王爷,安亲王有军令至”,正开心着,侍卫呈上军令。很短,只有一行小字:“命尔部严加戒备,提防西番南下”。
看完这道军令,鄂木布不由眉头紧锁。
“王爷,安亲王的信都写了什么?您为何闷闷不乐?”福晋关心地问。
“没什么,卫拉特人在哈剌和林祭祖,安亲王命我小心戒备”,见福晋一脸紧张,鄂木布赶忙安慰,“莫怕,我已命达西千户率军在边境警戒了”。
“主子,再往前一里左右便能走出瀚海,看到黄水河”,白发苍苍的千户长斯楞格恭敬地向察哈尔亲王阿布鼐禀告。他是林丹汗时代的老人,如今重回漠南,不由得双目通红。
“哦,这么说马上就能进入父汗的旧地喽”,阿布鼐喃喃低语。他口中的父汗可不是义父莲花汗,而是亲生父亲林丹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