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尖刀扎进胸膛中

 第724章 尖刀扎进胸膛中

 “哈哈哈,铜偏关,铁宁武,生铁铸成的老营堡。如今三关,孤已得其二,剩下的一个宁武关,只要翻过岢岚山,攻占宁化所就可切断其退路,到时候咱们断了敌军粮草,纵有雄关,又有何用?”不费吹灰之力便夺了偏头关和老营堡后,辽王苏穆尔心情大好,眉飞色舞地分析起军情来。如今他面临的军事形势与刚开始已经截然不同,不仅占据了山西北部的两座雄关,拥有了关山之险,兵力也大大增加。偏关营参将马之麟领兵一千八百投降,又兼并了威远路参将戴维藩的千余部下,总兵力由一万一千人扩充到一万四千余人。

 “殿下,如今我军形势大好,兵贵神速,当立即南下攻取河曲县、保德州、岢岚州、宁化所、忻州、五台县诸地,截断宁武、雁门守军后路。清军太原镇精锐皆在宁武、雁门二关,若能在太原城外歼灭太原镇主力,攻取太原便易矣”,王度建议。自从由一个小小的知县被英明神武的莲花大可汗擢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分守大同道后,王参议的政治热情被充分点燃,自动请缨随同辽王南征。显然,他并不满足于分守大同道,卫军初至山西、目前只得大同一府,山西布政使人选尚未确定,这位的目标是山西一省的布政使,所以不顾风险,甘愿随军出谋划策。

 “嗯,王参政所言极是。郑参将、马参将领兵三千五百,攻取河曲县和保德州,吾自带一万一千大军攻打八角所,两军渡过朱家川后在武州会师”,辽王苏穆尔果断下令。此次他又招降、收编了三千多绿营兵马,但心里其实对这些降兵并不放心,总觉得这些降兵都是些墙头草,风吹两边跑,索性一古脑儿全部抽调随征,只在新占地方安排些汛兵、衙役守城。

 “王爷放心,末将与河保营参将宁重光亦有旧,有把握招降于他”,大同参将郑国印十分自信。与别的降官喜欢呼苏穆尔为殿下不同,他偏要“王爷”、“王爷”的叫着。带个“爷”字,多用于亲信、随从、奴仆等对主子的称呼,他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故意这么称呼以显示自己和辽王“非同一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