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春风得意下忻州(下)(第2页)
“咳~”李好贤轻咳一声,笑着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好慌的,诸位只管按本帅的布置去做便可”。
“末将领命”,大帐内一片应喏声。
“总镇,既然卫军的进攻方向是忻州,何不将驻守沙婆岭的察哈泰章京、驻守榆枣关的郭参将调至忻州,增强守卫忻州的兵力?”王国威建议。
“不”,李好贤摇摇头,“吾已命察哈泰进攻宁化所、郭虎进攻五台,包抄卫军”。
众将一听,大惊失色,卫军势大,能守住忻州已经不错,怎么看总镇的计划,似乎还有反攻并围歼卫军之意?虽然心内疑惑,慑于李好贤的虎威,却没一个敢质疑的。
——
忻州因忻水而得名,“忻水,一名肆卢川,在州北七十里,与州南牧马水合入滹沱河”。卫国大军来到忻水北岸,望着滔滔忻水,辽王殿下好一阵狐疑,万一这是敌人的诡计,趁我军半渡而击之,该如何是好?此时《三国演义》极其流行,书中半渡击敌的战例数不胜数,辽王自然也是读过的,并且爱不释手、直当成兵书来研习。
“殿下,可令降军搭建浮桥先渡,过河后立即控制河滩”,王度猜出他的心意,出了个主意。
苏穆尔颔首,命大同参将郑国印领河保营参将宁重光、代州营守备吴光诸将,率四千五百兵马搭建浮桥当先渡河;助马路参将李应明、偏关营参将马之麟率四千兵马为第二阵;自己率六千蒙古军队为第三阵;山阴守备孙宗恺率一千降军守卫忻水北岸的河滩。
很顺利,驻守忻水北岸的清军刘鼎部不仅没有开炮放箭,反而十分配合地后退三里,任卫军施为。郑国印等人搭好浮桥,顺利渡过忻水,一过河便控制住滩头,护卫后面的卫军源源不断地渡河。
<div class="contentadv">
“看来这刘鼎倒是真心归顺”,苏穆尔缓缓放下千里镜,口气轻松起来。
“殿下,就算刘鼎是真心归顺,我军亦不可不防,您渡河后须立即占领忻口寨,不可将刘鼎部留在寨内,而是命其为先锋引路,另派可靠兵马控制忻口寨,确保我军退路安全”,王度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