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成都危侍郎请援(上)

 “监国,北路清军攻下新都,总兵赵友鄢殉国”,“监国,东路清军攻下龙泉镇,安乐伯、武义将军杜学退守成都”,“军报!新繁失守”、“郫县失守”……一连串的坏消息飞向成都。

 大明朝监国庆符王朱宣殿下此时已无初起兵时的意气丰发,被接踵而来的坏消息搅得心神不宁。本来,他得到欧阳直、沈云祚之助,取出刘文秀留在蜀地的钱粮军械,解了财政上的燃眉之急,将军队人数扩充到两万,又依沈荀蔚之计向大卫国称臣,不仅保证了南边的安全,还从大卫国得到了一批兵器铠甲,声势大振。可惜好景不长,清川陕总督李国英命龙安参将、署松潘副将事徐学易、参将冯可友、游击杨辅鼎、赵文魁领兵四千由松潘卫、龙安府南下,潼川参将余先贵、顺庆都司张奎、南充守备高攀龙、蓬州守备蔡蕤、千总李良玉领兵六千五百由潼川西进,两路攻打成都。清军兵力虽然不如明军,却多是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战斗力比新扩充的明军强,明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清军逐步推进到成都近郊。

 “派往雅州的使者回来了吗?卫国可愿意出兵?”庆符王沉住气问负责外交事务的礼部右侍郎沈荀蔚。

 “征南大将军东进后,雅州由四川巡抚阿苏木驻守。阿苏木说卫军在雅州只有三千战兵,虽然从雅州、黎州、嘉定各处又新招募了三千守备营兵,可刚成军不久,没有多少战斗力,且吴三桂正在攻打建昌,无法抽调军队救援,让吾等自己想法子。不过,他愿意再提供一批军械”,沈荀蔚讷讷地说。

 “唉!火烧眉毛了,孤要的是援军,要军械何用?”庆符王愤愤不平。

 “殿下,咱们有援兵”,兵部尚书欧阳直忽然说。

 “哦,援兵何在?”庆符王问。

 “人心在明,谁无汉思?蜀地之广,忠于大明者比比皆是,殿下难道忘了石柱和酉阳了吗?”欧阳直慨然说道。石柱宣慰使、酉阳宣慰使都是世代忠于大明的土家族土司,参加过浑河血战等一系列大战,家族殁于王事者数不胜数。石柱宣慰使马万年是被大明朝追谥为“忠贞侯”的秦良玉之孙。秦老太君对大明忠心耿耿,两个兄长秦邦屏、秦邦翰在浑河血战中殉国,弟弟秦民屏在平定“奢安之乱”中战死,侄子秦拱明在平定沙普之乱中战死,儿子马祥麟战死于襄阳,儿媳张凤仪战死于河南侯家庄,可谓满门忠烈;酉阳宣慰使冉奇镳之父冉天育亦参加过浑河血战,对大明朝忠心耿耿,听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尽的消息后扼腕叹息、忧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