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离成都移跸眉州

 成都别称蓉城,乃古蜀国的中心,物阜民丰,号称“天府之国”,乃是明清两朝的四川省会,成都、华阳二县合城,城高池深,堪称坚城。可惜,经过多年战乱,城池残破,人口希少,若不是清四川巡抚高民瞻勉强修缮了一番,压根就驻不了军。

 “轰~轰~轰~”,东城传来隆隆的炮声。炮弹是从东城附近的沙河上射来的。清军千总李良玉领兵六百,将大炮架于小船上,趁着晨雾,率三十艘船划入沙河,朝东城足足射了两个时辰。沙河是府河的支流,府河指的是长江支流岷江都江堰分水河道,因为从府城下经过,故称府河。

 终于,炮声停止,古城又恢复了平静。

 “禀监国,威远伯率小船出战,逐走了清船”,成都城内,锦衣卫指挥使秦有功向庆符王朱宣禀告。骁骑营都督杨国明、总兵武国用、武义将军杜学原是大西军旧将,此前一直受到清军围剿,躲在大山里忍饥挨饿亦不肯投降,庆符王闻其忠贞,派人招抚,礼遇有加,封杨国明为威远伯、武国用为内江伯、杜学为安乐伯,从此对庆符王忠诚不二。秦有功口中的“威远伯”指是便是杨国明。

 “威远伯部下只有一千兵马,仍敢出城与贼死战,可叹有些人坐拥大军,却畏战不出!”庆符王朱宣皱眉叹息。此番攻打成都的两路清军总兵力不过一万出点头,守成都的明军超过两万,却被打得找不着北。除了明军的战斗力不如清军外,一些将领拥兵自重、存有保存实力之心亦是个重要原因。比如威宁公郝成裔坐拥近万大军,却不肯与清军死战;锦江侯曹勋、成都总兵曹昌祚父子拥兵五千,遇到危险的任务总是推辞。真正听从调遣、死战不退的只有监国庆符王的心腹将领和心存大明的忠贞义士。这便使得战局愈发不乐观起来。

 “监国,事急矣,请依前议,速移跸眉州”,兵部尚书欧阳直劝道。

 “请监国立即移跸眉州”,另外几个心腹,锦衣卫指挥使秦有功、内江伯武国用、安乐伯杜学亦苦劝。

 “沈侍郎有消息吗?”庆符王有些舍不得成都,毕竟这是四川省会,丢掉太可惜。

 “监国,清军攻势太猛,即使沈侍郎说动石柱、酉阳攻打重庆,时间上亦来不及矣,请立即撤往眉州”,欧阳直再劝。

 庆符王朱宣露出了痛苦之色,正要应允,忽听殿外一片嘈杂。正要查问怎么回事,一条虎背熊腰的彪形大汉闯了进来,正是威宁公郝成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