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识时务土司借路(上)(第2页)
如果说老祖宗岑仲淑带领族人在泗城扎下根,先祖岑怒木罕为泗城州奠定兴旺的基础的话,那么自己则将泗城州推向兴旺的高潮。通过助清击明,成为第一任泗城土知府、扩大了岑氏的领地以后,自己不再热衷于扩充军队、到周边地区扩大地盘,而是把积累起来的财力物力用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建府署、建圣庙,并疏导龙渊河(旧县府前的小河),在自己的领导下,泗城府辖区内到处都在建设,修路修桥、建学堂、搞水利工程等,出现了难得的升平景象,百姓们的生活比以前也好过好多。人们都称赞自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土司,只有自己心里明白,做这些不过是为了积攒岑氏的实力,时机一至,便要制霸全桂、称雄西南。
另一个时空,到了三藩之乱时,岑继禄看准风头,助清抗吴,再一次扩大岑氏的领地,将泗城岑氏土司带入前所未有的盛世辉煌。不过这个时空,麻烦来了,大卫国的军队居然一口气从四川打到广西、进入了岑氏的领地罗甸,那个什么征南大将军气势汹汹,大有若岑氏不肯归顺便踏平泗城之势。唉!助清吧,大卫国不答应;助卫吧,大清国亦不答应,这两方都是强者,远非自己一介小小土司能够抗衡的。思来想去,他决定采取战和两手应对,一面集结四十八甲四万余土兵于泗城州古勘洞附近,一面派使者与卫军议和。
前前后后、来来回回,总共谈了三次。第一次,卫国要求泗城岑氏归降,并借路放卫军入云南,而泗城岑氏只同意提供一些钱粮,其余一律不允,同时要求卫军归还罗甸;第二次,卫国表示泗城岑氏可以暗中归顺,明面上依然属清,但依然要求让开道路,放卫军入云南,而泗城岑氏表示可以暗中归顺卫国,但让路的事依然不允,要求卫军归还罗甸;第三次嘛,使者尚未回来,结果不明。
“波(父亲),儿回来了”,岑继禄正望着祖父写的对联,感慨万千,长子岑齐岱兴冲冲地跑过来。岑齐岱今年刚过二十,容貌似极了祖父。岑继禄派往罗甸与卫军议和的使者正是这位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