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好盟友反戈一击(下)

 驮娘江原名驮阳江,因为北宋时期僮族首领侬智高背母过江而得名。当年背母过江的大孝子侬智高在北宋名将狄青的打击下客死大理,留下的是脍炙人口的传说和奔腾不绝的滔滔江水。此江流经山区,河床窄,水流急,自古便是广西上林地区的天然屏障。

 大卫国总兵龙海阳率领四千部下来到驮娘江南岸,尚来不及构筑坚固的工事,岑齐岱部一万狼兵便赶到江北岸,作为土司的长子,迟早要继承泗城岑氏的家业,岑继禄特意令其为先锋,好在军中树立威信。望着南岸不多的卫军旗帜,年轻的岑齐岱露出不屑之色,他是地头蛇,熟知地形,知道从何处渡江水最浅,冷笑一声,下令渡江。刚打了胜仗,狼兵们士气正高,见少主有令,纷纷乘坐木筏往江南岸划过来。

 “哼!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列阵!”龙海阳冷哼。莫看他只有四千兵马,可皆是训练有素的精锐战兵,老兄弟们跟随他先是做大西贼,再当明军,降清后变成绿营,到如今又成为卫军,一路风雨,也算是身经百战,作战经验是极丰富的。他自信自己的兵马虽少,对付那些大多数无甲、少数着简单皮甲,装备简陋的土兵仍然绰绰有余。

 几十排木筏靠了岸,数百名土狼嚎叫着扑向卫军军阵。龙海阳却并未下令攻击,淡淡地喝道:“放箭”。

 卫军开始抛射,阵阵箭雨射向这些土狼,因为缺少甲胄,在弓箭面前,他们伤亡不小。不过,生性悍勇的僮族汉子却并不畏惧伤亡,继续嚎叫着向卫军冲来。龙海阳依然不下令攻击,兵法云:“半渡而击”,此时敌人只渡了一小部份,大部分还没渡,还未到最佳的攻击时机。

 又过了会儿,岑齐岱的部下渡过约莫一半。龙海阳觉得发起攻击的时机成熟了。“出击!”他大吼道。

 四千精锐卫军默默地冲向土兵,五百名骑兵在前,将土兵的军阵冲乱,三千五百名步兵在后,缘着骑兵冲出的豁口奋勇冲杀。此时的岑氏狼兵有一半已经上岸、另一半部还在渡江,在卫军的凌厉攻势下,首尾不接,行列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