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畏强敌诸部北遁(第2页)
“奴才觉得奇怪,翁牛特人连自己的驻牧地都不要了,想必是怕极了我军。巴林部的牧地离乌丹城并不远,要跑为什么不跑得远一些,反而跑到离我军近的托灰山(即套白山,巴林部驻牧地)?”兵部右侍郎哈喇瑚里奇怪地问。
“哈喇瑚里侍郎的话极有道理,翁牛特人应该不是投奔巴林部,而是往更北方逃窜”,左都御史胡琏器朝舆图重重一指,“臣以为他们应该是投奔阿鲁科尔沁、扎鲁特、科尔沁三部中的某一个”。
“我军神威所至,敌人望风而逃,奴才为大汗贺!”阿巴哈纳尔右翼伯董夷思拉布是个机伶人,率先向大可汗道贺。
“奴才为大汗贺!”“臣为大汗贺!”……在场的蒙汉官员如梦方醒,纷纷道贺。
苏勒坦撇了撇嘴,“朕要给巴林右翼旗郡王塞布腾、左翼旗固山贝子满朱习礼写封信,劝他们归顺大卫”。
“大汗,塞布腾娶了顺治帝的姐姐固伦淑慧公主,又封了王,对清廷感恩戴德,恐怕不会降”,董夷思拉布对自己领地东边的老朋友很了解。
巴林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成吉思汗的十世祖、黄金家族创始人孛端察儿的时代。很久以前,孛端察儿与其兄征服一群“无主”百姓时,捉拿到札儿赤兀惕部的一个名叫兀良合真的妇女,“那个妇女又跟孛端察儿生了一个儿子,因为是捉拿来的女人,就给那个儿子起名叫巴阿里歹,也就是巴林氏族的祖先”。孛端察儿去世以后,他的子孙在成吉思汗时代立下不少功劳,成吉思汗将巴林部的三千户百姓由该部的诺颜“豁儿赤管辖,做万户,沿着额尔的思河林木中百姓之地,自由扎营居住”,从此巴林部西迁到阿尔泰山西北、额尔的思河上游。万历四十八年,喀尔喀五部的二十八名诺颜“刑白马乌牛誓盟”,向后金乞和,其中便有巴林部。天命十一年,后金以巴林叛盟,征之,戮其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巴林部为察哈尔所破,首领色特尔等率部众投降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清廷封色特尔之子塞布腾为郡王、主右翼,满朱习礼为贝子、主左翼。
“英雄难过美人关,朕当然知道塞布腾不会投降”,苏勒坦露出灿烂的微笑,“不过,为了大局,这封信还是要写的”。